第八章:萌芽的蓝图

玩具摊前,胖刘婶正用算盘算账,“噼里啪啦”响得飞快,比旁边卖糖葫芦的吆喝还响。

林凡拿起个小号的磁性写字板,黑色的板芯,白色的笔,笔在上面画了道线,一擦就干净,不留痕迹,板芯厚得很,摔在手里沉甸甸的。

“婶,这写字板咋批?”

“3块5一个,拿5个以上3块3。”

胖刘婶抬头看他,脸上堆着笑,眼角的褶子都挤在了一起:

“你拿这个?好卖!昨天刚走了两箱,都是给孩子买的,家长说能开发智力,孩子也喜欢,能玩一下午。”

林凡没多犹豫,拿了5个,算下来16块5,他数了钱递过去,胖刘婶接过钱,还给他塞了个小塑料玩具,

“下次再来啊,给你留好货。”

文具摊的老板是个瘦老头,戴着老花镜,镜片厚得像啤酒瓶底,桌上摆着堆橡皮、铅笔、笔记本,都用塑料袋装着,怕落灰。

林凡拿起块草莓味的橡皮,闻着甜丝丝的,像真的草莓,橡皮上还印着小鸭子图案,可爱得很。

“大爷,这橡皮咋批?”

“2毛钱一块,拿20块1毛8。”

老头声音有点哑,像被砂纸磨过,还指了指旁边的铅笔盒:

“印小燕子的铅笔盒,2块一个,拿4个算7块5,划算,这几天卖得好,好多家长来买。”

林凡选了草莓味和橘子味的橡皮各10块,又拿了4个印小燕子的铅笔盒,花了3块6+7块5=11块1,老头还帮他装在个小袋子里,

“小心点,别压坏了。”

童装区的王哥正整理衣服,货架上挂满了各种颜色的童装,红的、粉的、蓝的,像一片小花海。

林凡拿起件粉色的连衣裙,纯棉的料子,摸着手软得像云朵,比本地卖的粗布软多了,领口还包了边,不磨脖子。

“哥,这裙子咋批?”

“8块一件,拿两件15,给你省1块。”

王哥笑着说,还拿起裙子给林凡看,手指捏着领口:

“这是市里百货大楼的货,县里没有,孩子穿得舒服,洗了也不起球,我家侄女就穿这个,都说好。”

林凡拿了两件粉色的,花了15块,王哥还跟他说:

“下次来提前说,给你留新款式。”

他算了又算,总共花了16块5+11块1+15块=42块6,不到50块,比预算还省了7块4。

他用个黑色的旧书包装好货,书包里还混着给笑笑买的两个苹果——挑的红通通的,擦得干干净净,花了3块钱,不显山不露水地踏上回县的班车。

班车里人多,挤得很,他把书包抱在怀里,怕被人挤坏了,那是他的“希望”。

傍晚,林凡没直接回家,而是去了“机床厂家属院”——离筒子楼三站地,里面住的都是机床厂的职工,工资稳定,比筒子楼的人手头宽裕,而且人不熟,不容易暴露,安全。

他找了个路灯下的角落,那是盏老式的水银灯,有点晃,灯光照在地上像泼了层淡墨,光晕里飘着飞虫,围着灯转圈圈,却正好照在书包口。

他把书包打开个小口,露出连衣裙的粉色花布,那点粉色在昏光里很显眼,没吆喝,就抱着笑笑坐在台阶上,等着有人来问

——他知道,好货不用喊,孩子看见了自然会来,就像蜜蜂会找花一样。

没等五分钟,一个穿碎花衬衫的妈妈就领着个小女孩过来了。

小女孩扎着马尾,用红色皮筋绑着,皮筋上还挂着个小铃铛,一走就“叮铃”响,穿着白色小褂,拽着妈妈的衣角晃:

“妈妈!妈妈!你看!小燕子的裙子!”

她指着书包里的连衣裙,眼睛亮得像浸了水的星星,小手还想去摸,又赶紧缩回来,怕把花摸掉了,小嘴巴抿着,满是期待。

她妈妈走过来,弯腰拿起裙子,指尖摸了摸料子,又翻过来看看针脚——针脚细密,没有线头,料子也软乎乎的,比她上次买的粗布裙子好多了。

“这裙子多少钱?”

妈妈问,声音里带着点犹豫,手还捏着裙子的下摆,舍不得放下。

“十五块。”

林凡笑着说,声音放得软,怕吓着孩子,还指了指笑笑,

“我家孩子也穿这种,舒服。”

“十五块?有点贵啊。”

女人皱了皱眉,还看了看女儿,眼里满是纠结:

“孩子长得快,穿不了多久就小了,不值当。”

林凡没急着反驳,只是指了指裙子的领口,语气诚恳:

“大姐,您看这领口,包边的,孩子穿的时候不磨脖子,不会疼;料子是纯棉的,夏天穿得透气,不闷汗,孩子穿得舒服,不会长痱子。

这是市里百货大楼的货,您要是去市里买,至少得二十块,我这比市里便宜五块,还省了车费,多划算。”

女人又摸了摸料子,确实比本地卖的粗布舒服,而且女儿眼巴巴地看着裙子,小手紧紧攥着她的衣角,嘴里还小声说:

“妈妈,我想要……我会爱惜的,穿很久。”

女人叹了口气,脸上的纠结慢慢散了,讨价还价:

“十四块,行不?我下次还来买,再帮你问问邻居,让她们也来买。”

“行。”

林凡点头,接过钱——是两张五块、四张一块,带着点体温,还沾着点菜叶子的碎渣,这是他赚的第一笔钱,攥在手里,暖得发烫。开张了!

接着,一个穿蓝色衬衫的爸爸领着个小男孩过来。小男孩穿着运动裤,裤脚卷了起来,手里拿着个弹弓,看见书包里的磁性写字板,眼睛就挪不开了,悄悄把弹弓放进了口袋,脚步也慢了下来,拽着爸爸的手往这边拉。

爸爸拿起写字板,用笔画了个“1”,一擦就没了,笑着说:

“这玩意儿好,给娃开发智力,还省纸,不用总在墙上画,家里的墙都被他画花了。多少钱?”

“八块,不贵,您给孩子买一个,他能玩好久。”

林凡说,还让笑笑试了试,笑笑拿着笔,在上面画了个小圆圈,笑得开心。爸爸没还价,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十块的,递给林凡:

“不用找了,下次有好货再给我留着。”

林凡还是找了两块钱,笑着说:

“该多少是多少,谢谢您照顾,下次有新的我给您留着。”

还有个头发花白的奶奶,拄着拐杖,拐杖头都磨亮了,领着个小男孩过来。小男孩手里拿着个变形金刚,零件都掉了一个,看起来有点旧了,却还攥着不放。

奶奶拿起印着小燕子的铅笔盒,眯着眼睛看了看,还凑到灯底下,

“这是《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吧?

我家孙子天天看这个电视,就喜欢小燕子,昨天还说想要个小燕子的东西。多少钱?”

“五块。”

林凡说,声音放得更软,怕奶奶听不见。奶奶讨价:

“四块五,行不?我孙子明天过生日,就当给他的生日礼物了,老婆子没多少钱,体谅体谅。”

林凡也应了

——能卖就卖,不恋战,赚个人情比多赚五毛钱强,奶奶不容易,孩子过生日也该有个礼物。

不到一小时,货卖了大半:

2个写字板(16元)、1个铅笔盒(4.5元)、1件连衣裙(14元),总共收入34.5元,快收回成本了。剩下的1块橡皮、2个铅笔盒、1个写字板,

他没再等,收拾书包就走——见好就收,夜长梦多,万一遇到熟人或者刘强的人,就麻烦了,安全第一。

回家的路上,笑笑趴在他怀里,手里攥着个苹果,啃得满脸都是汁,苹果汁顺着下巴流到衣服上,她也不在意,小嘴巴还在嚼着,眼里满是满足。

林凡低头看女儿,心里的暖,比路灯的光还亮——这第一步,总算走稳了,像刚学走路的孩子,虽然慢,却没摔,还往前迈了步。

晚上,哄睡笑笑后,林凡坐在灯下,在笔记本上记录:

“磁性写字板最好卖(家长认‘益智’,愿意花钱,下次多进点),连衣裙贵但质量好(有人买,下次可以多拿两件,粉色受欢迎),橡皮便宜但问的人少(下次少进,只拿10块,选两种味道就行)。”

他在“益智”两个字下面画了个小勾,笔尖划过纸页,眼神亮着光——这条路,走对了,他没选错。

蓝图的第一个点,终于亮了。

这只是一小步,却踩得踏实,像种下的第一颗种子,在土里扎了根,不会被风轻易吹倒。

灯光下,笑笑睡得香,小脸红扑扑的,像个熟透的苹果,手里还攥着个苹果核,苹果核上还沾着点果肉,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大概是梦见又吃苹果了,小鼻子轻轻动了动,像只刚吃饱的小猫。

林凡摸了摸女儿的头,

指尖能感受到她温热的体温,心里清楚:

希望的萌芽,已经在现实的土里,悄悄破土了。

他要做的,就是好好呵护

——像照顾庄稼一样,浇水、施肥,不着急,

等它慢慢长成大树,能为笑笑遮风挡雨,

能给她一个安稳的家,

一个不用再怕被人欺负、

不用再担心吃不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