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才是戛纳电影节的本质:全球性质的电影版权交易市场。
一般来说,戛纳电影节通常会持续12天左右,除去最重要的开幕式以及最后的奖项评审闭幕式环节,中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参与活动的相关影片集中首映,并开启电影市场活动。
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一群买家,带着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参加这边的活动,形成一个小型的交易市场,然后全球区域的卖家,就会前来这里进行观影,最后筛选出最有潜力的作品买走,带回自己的国家或者区域进行赚钱。
也就是说,国内影片去戛纳,本质是借电影节的热度,把影片的海外“放映资格(版权)”卖给发行商,再由发行商对接当地院线、影院,让影片在海外和观众们见面。
而现在这些人提前来找宁导,就属于是在“市场”没有正式开启时,提前挑大白菜,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提前截走《无饵》的海外发行版权。
这个时候的“大白菜”由于还没有首映,所以一般会比较便宜,没有那么高的价格,类似于盲盒,不知道电影的真正质量好坏,属于有利有弊。
可宁导作为多年知名大导,《无饵》又是官方入围作品,那至少说明《无饵》的质量还是非常有保障的。
所以这不,几个常年和宁导合作的发行商们,一看到宁导,就忍不住纷纷围过来,想要提前和宁导聊聊。
尽管在《无饵》正式首映前,宁导大概率不会早早定下发行商,但是……万一呢?
可惜没有万一。
这些人兴冲冲地来,然后失望地离开。
看着那些人失望的背影,宁导忍不住冷哼一声:“这群资本家,我还就等着《无饵》卖大钱呢,他们倒好,给的分成往死里压。”
他是那么目光短浅的人吗!
随后他拍了拍萧贺,认真提醒:“最近应该还有很多合作方以及出品人,你注意点,不要随便下承诺,更不要急着签合同,这边龙鱼混杂,小心被坑。”
萧贺点头:“我明白的,谢谢宁导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