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铁饭碗的无限风光

还有一回,阿强老家的亲戚想把孩子转到城里的重点学校读书,找到阿强帮忙。

阿强一开始还说:“这事难度大啊,现在转学卡得严,不好办。而且这学校名额有限,竞争可激烈了,每年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头想进去。我听说今年光报名的就有好几百人,就招那么几十个,难啊。”

亲戚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上门,还偷偷塞了红包,阿强这才答应想想办法。

阿强找到学校领导,满脸堆笑,软磨硬泡:“领导,这孩子是我亲戚家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就是想转到咱们这好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他之前在老家学校一直都是年级前几名,到咱们这儿肯定也能给学校争光。而且他家里为了这事,费了不少心思,就盼着能有个好前途。您要是帮了这个忙,我们全家都记着您的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领导有些犹豫,阿强又接着说:“您放心,以后要是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我肯定义不容辞。我在部门也认识些人,说不定以后能帮上您的忙。上次您提到的那个政策咨询,我正好有渠道可以深入了解,回头给您详细说说。最近我们单位和其他部门有个合作项目,里面有些信息可能对您有用,我可以给您透个底。”

最终,亲戚的孩子成功转学,阿强在亲戚圈里名声大噪,亲戚们每次见到他都热情有加,把他当成了家里的大功臣。

不仅如此,阿强在工作中也开始摆起了官架子。有一次,一位来办事的群众因为材料不全,被阿强不耐烦地数落了一番。

群众小心翼翼地问:“同志,那我把材料补齐了,还能办吗?我这大老远跑过来,也不容易。家里老人等着这笔补贴救命呢,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先告诉我具体要补哪些材料,我好赶紧去准备。我昨天就来了一趟,结果没说清楚,今天又跑了一趟,实在是着急。”

阿强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你说呢?早干嘛去了,现在才问。等着吧,等我有空了再说。没看我正忙着呢?你先去旁边等着,别在这儿耽误我时间。也不提前把材料准备好,净给我们添麻烦。你看看你这材料,乱七八糟的,一点都不规范。”

群众在大厅里等了好几个小时,阿强才不情不愿地告知补充材料的具体要求,语气生硬,态度冷漠。

这时,旁边一位年纪稍大的同事实在看不下去,走过来轻声对群众说:“您别着急,我再给您详细说说,您按这个准备,肯定没问题。”群众感激地看向这位同事,又无奈地看了看阿强。

单位组织基层调研活动,需要深入偏远乡村了解民生情况,这本是贴近群众、收集真实民情的好机会。可阿强却抱怨连连:“这大热天的,跑那么远的乡下,路又不好走,能有什么收获?真搞不懂领导怎么想的。我看就是走个形式,到时候随便写个报告应付一下得了。这一趟下去,又累又晒,还耽误我时间。”

到了村里,阿强只是草草地和几个村干部聊了几句,拍了几张照片,就准备打道回府。

同行的同事劝他:“阿强,咱多走访几户人家吧,这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你看那些村民,生活条件还很艰苦,他们肯定有很多心里话想跟我们说。咱们既然来了,就把工作做好,这也是为老百姓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