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所有的关系都靠利益维护

苏秦赶忙回道:“殿下放心,各国皆有保全自身之心,面对秦国威胁,定会共进退的,此乃共同利益所在呀。”

就这样,苏秦凭借着对各国利益诉求的深刻洞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各国君主阐述着合纵联盟的好处。

对于燕国而言,其国力相对弱小,单独面对秦国的进攻毫无胜算,只有联合其他国家,才能借助集体的力量保障自身的安全,守护住那片来之不易的国土和子民。

赵国呢,地处中原要冲,是秦国向东扩张的必经之路,若不与他国联合,必将首当其冲地遭受秦国的猛烈攻击,合纵则能让它获得周边国家的支援,增强防御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韩国虽有一定的军工技艺,但国土狭小,资源有限,加入合纵联盟,便可在各国的相互扶持下,维持自身的稳定,避免被秦国轻易吞并。

魏国曾经也是强国,可经历了几场大战后元气大伤,急需借助联盟的力量来恢复国力,保住自己在中原的一席之地。

齐国富甲一方,经济繁荣,但军事上也不敢小觑秦国的威胁,参与合纵既能保障自身安全,又能通过联盟拓展在其他国家的影响力。

楚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然而秦国一直对其虎视眈眈,合纵能让它汇聚各国之力,共同对抗秦国,守护住自家的广袤领土和丰富资源。

在赵国,苏秦对赵王劝说道:“赵王,秦国东进,赵国必是首当其冲,若赵国牵头合纵,各国响应,那秦国即便再强,也不敢轻易犯境呀,赵国还能借此巩固在中原的地位。”

赵王沉思片刻,点头道:“苏先生说得有理,只是这联盟之事,需各国齐心,还望先生多费心呐。”

“赵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促成此事。”苏秦坚定地说道。

就这样,在苏秦的一番苦心经营下,六国基于共同的利益——抵御强秦的威胁,最终达成了合纵联盟。

彼时,六国相互约定,在面对秦国时要守望相助,同仇敌忾,共同进退,还举行了盛大的盟誓仪式,看上去形成了无比紧密稳固的关系。

各国之间使者往来频繁,互通有无,仿佛真的成为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让秦国一时间也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这看似牢不可破的联盟背后,实则是各国无时无刻不在权衡自身利益的结果。

每个国家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心里想着的都是借联盟来保全自己的国土、子民与财富,维持自身在这乱世中的地位,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可能受损的情况,那所谓的联盟约定便开始摇摇欲坠了。

就在这时,张仪这位同样智谋超群的纵横家横空出世,他提出了与合纵针锋相对的连横之策。

张仪深知各国君主内心的利益诉求和担忧所在,便以秦国强大的实力为依托,开始对六国展开了巧妙的分化瓦解。

张仪来到魏国,见到魏王,拱手说道:“魏王啊,微臣听闻魏国如今身处合纵联盟,可这联盟看似稳固,实则隐患颇多呀。魏国时常出兵援助他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若秦国迁怒,魏国必将遭受重创。而秦国如今愿与魏国交好,若您答应,秦国可赠土地予魏国,保障边境安全,还能在贸易等方面给予诸多优惠,魏国便可在这乱世中偏安一隅,安心发展自身实力呀。”

魏王听后,心中有些动摇,迟疑地问:“秦国会如此好心?这合纵联盟各国也都信誓旦旦,弃之恐遭非议啊。”

张仪微微一笑,劝道:“魏王多虑了,秦国意在天下,与魏国交好乃是互利之举,至于那合纵联盟,各国各怀心思,真到危难之时,未必会真心相助呀。”

魏王听了,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权衡再三后,最终选择了背离合纵联盟,与秦国结成了连横之势。

张仪又如法炮制,来到楚国,见到楚怀王,先是恭敬地行礼,然后说道:“楚王陛下,秦国对楚国向来敬重,如今愿与楚国联姻,还将献上重金,两国修好,必能保楚国长治久安呐。反观那合纵联盟,他国皆欲借楚国之力抵御秦国,却未必会顾念楚国利益,楚国反而易遭连累呀。”

楚怀王本就目光短浅又贪图小利,一听这话,眼睛放光,问道:“果真如此?那合纵联盟里的国家,朕也总觉得他们各有盘算呢。”

“陛下圣明,那联盟里的国家,哪个不是想着自家利益,楚国可莫要被他们利用了呀。”张仪添油加醋地说道。

就这样,楚国也在利益的诱惑下,抛弃了昔日的盟友,投入了秦国的怀抱。

随着魏国、楚国等国先后倒戈,其他国家见状,也纷纷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联盟中的利益得失。

有的国家担心继续坚守合纵会遭到秦国和已连横国家的联合打击,有的则眼馋秦国给出的利益承诺,于是,那些原本信誓旦旦要共同抗秦的国家,在秦国抛出的一个个利益诱饵面前,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改变立场,与秦国交好,曾经的盟友关系瞬间土崩瓦解。

原本声势浩大的合纵联盟,就这样在利益的博弈中烟消云散了,而战国的局势也再次陷入了更加错综复杂的变化之中。

可见,哪怕是国与国之间的同盟关系,也是靠利益在维系,一旦利益的天平发生倾斜,关系便会随之改变,所谓的情谊、盟约在利益面前,往往显得如此脆弱不堪。

再瞧瞧朋友之间的情谊,很多人总是固执地认为那是一片纯粹不沾利益的净土,可现实却常常无情地打破这种美好的幻想,让我们看到其背后利益的影子。

就说曾经在商圈里风光无限的老赵吧,早些年,正好赶上了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期,那时候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房价如同火箭般蹭蹭往上涨。

小主,

老赵凭借着自己老赵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果敢的决策能力以及一点点运气,在房地产投资领域赚得盆满钵满。

他名下的房产遍布城市的各个繁华地段,住的是豪华别墅,出门开的是顶级豪车,浑身上下都是名牌服饰,走到哪儿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身边总是簇拥着一群人,那场面别提有多风光了。

有钱的老赵身边自然是朋友成群,每天的生活那叫一个热闹非凡。隔三岔五就有人热情地组局请他吃饭,酒桌上大家对他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夸他有眼光、有魄力,仿佛他就是商业界的传奇人物。

一次饭局上,朋友老王满脸堆笑地对老赵说:“老赵啊,我最近考察了个项目,那前景真是一片大好啊,就差资金投入了,你要是参与进来,以你的实力和眼光,咱这钱还不得跟滚雪球似的越赚越多呀,到时候可就更厉害了呢。”

老赵端起酒杯,笑着回应:“哦?老王,你给我仔细说说呗,要是靠谱的话,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那肯定靠谱啊,是在市中心那块准备建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地段绝佳,现在已经有好些大品牌有意向入驻了,就等资金到位开干呢,你投了那就是稳赚不赔呀。”老王说得眉飞色舞。

老赵听了,心里虽然也有些疑虑,但想着大家都是朋友,平时关系也不错,便说:“行啊,老王,那我信你一回,先投个几百万试试水吧。”

“哎呀,老赵,你就是爽快,有你这资金注入,咱这项目肯定成了,到时候可得好好谢谢你呀。”老王赶忙奉承道。

还有朋友老孙,也常常找老赵帮忙,这天老孙又找到老赵,一脸讨好地说:“老赵啊,我家那小子大学毕业了,想进一家大公司,可这竞争太激烈了,我听说你和那家公司的老板挺熟的,你看能不能帮着疏通疏通关系呀,要是能成,那可真是太感激你了。”

老赵摆摆手说:“老孙啊,都是朋友,能帮的我肯定帮,我回头给那边打个招呼看看情况吧,不过我可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啊。”

“哎呦,老赵,有你这话我就放心多了,你人脉广,只要你肯帮忙,肯定没问题的,太谢谢你了啊。”老孙感激涕零地说道。

老赵呢,大多时候也是慷慨解囊,毕竟在他看来,朋友之间就是应该互相帮衬,而且自己钱财充裕,帮点小忙也不算什么,既能显示自己的大方,又能维系住这些朋友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后来房地产市场受到宏观调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突然遇冷,房价开始大幅下跌。

老赵之前投资的几个大型房地产项目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资金链一下子断裂了,不仅豪车别墅都被迫拿去抵债了,还欠下了一屁股债,生活一下子从云端跌入了谷底。

老赵无奈之下,给之前投资的老王打电话,焦急地说:“老王啊,现在我这资金出了大问题,之前投你那项目的钱,你看能不能先还我一部分,我这实在是周转不开了呀。”

老王一听,语气立马变了,不耐烦地说:“老赵啊,这项目现在也遇到困难了呀,钱都投进去了,哪有那么快回本,我还指望着它翻身呢,我可没法还你啊,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老赵又气又急:“老王,当初可是你信誓旦旦说稳赚不赔,我才投的呀,现在你不能这样不管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