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贼不会承认自己是贼

在知识付费社群里,讲师盗用他人学术成果开课,被举报后在群里发长文:"知识本来就该共享,你们这些人太狭隘了!"

情感博主编造虚假的家暴故事吸粉百万,被揭穿后反指揭露者"破坏女性发声环境"。

客厅的老式座钟指向凌晨两点,重组家庭的父亲颤抖着打开保险箱,祖传的玉镯不翼而飞。儿子踹开房门咆哮:"你给亲生女儿买名牌包,给我妈治病就抠抠搜搜!这钱本来就该属于我们的!"

在另一个家庭里,女儿发现母亲偷看自己日记,母亲却理直气壮:"我生你养你,看看日记怎么了?还跟我谈隐私?"

在医院的缴费窗口前,母亲攥着ATM机回执单抹眼泪:"养你三十多年,取你卡里二十万很过分吗?"

现实中的赡养纠纷里,有子女侵占老人退休金用于炒股,面对调解时辩称:"钱放他手里也只会被保健品骗子骗走!"

而在养老院,护工偷偷克扣老人的营养品,被发现后狡辩:"他又吃不完,我这是物尽其用罢了!"

有养老机构甚至系统性虚报护理费用,院长接受调查时称:"行业都是这么操作的,不这样根本维持不了运营。”

这些发生在不同场景中的真实对话与事件,像一面面破碎的镜子,映照出人类面对错误时的本能反应。

从市井小偷到商业巨擘,从个体越轨到制度性腐败,那些或激烈或委屈的辩解,本质上都是灵魂在良知与私欲间的挣扎。

或许有一天,当犯错者不再急于为自己辩护,而是敢于直面内心的黑暗,才能真正走出这片关于自我欺骗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