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不做资本奴隶

老周摇摇头:“我儿子在另一家公司,人家实行弹性工作制,效率反而更高。”

这时茶水间传来新员工的抱怨:“又让无偿加班,这和被资本吸血有什么区别?”

家长会上,培训机构销售举着“保过重点班”的宣传单:“名额有限,现在报名立减5000!孩子输在起跑线,将来怎么办?”

宝妈周雯攥紧钱包犹豫,旁边的陈阿姨却摇头:“我孙女天天泡在补习班,都不会笑了。上次去乡下,她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

销售急了:“不补习怎么竞争?”陈

阿姨冷笑:“你们总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可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这时后排家长突然开口:“我邻居家孩子没报班,天天去图书馆,作文还拿了全国奖。”

销售涨红着脸反驳:“那只是个例!”现场议论声此起彼伏。

咖啡馆里,自媒体创业者阿航对着惨淡的流量数据抓狂:“拍低俗段子就能涨粉,认真做科普却没人看!”

朋友推来一本书《瓦尔登湖》:“梭罗说,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多余的东西,你想做被流量支配的木偶,还是传递价值的创作者?”

阿航猛地合上电脑:“可MCN机构说不跟风就没饭吃!”

朋友翻开书指给他看:“你看这句,如果我真的对云说话,你千万不要见怪,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生活的地方。我们缺的不是流量,是勇气。”

阿航望着窗外梧桐叶间跳跃的阳光,突然笑了:“我要拍一部纪录片,记录那些坚守手艺的匠人。”

社区旧物交换活动现场,居民们热闹地交换闲置物品。张奶奶抱着旧缝纫机对年轻人说:“这机子跟了我四十年,现在送给需要的人。以前东西坏了想着修,现在坏了就扔,多可惜。”

大学生小李捧着交换来的旧书笑了:“您看,这书里还夹着上一个主人的笔记,比新书有意思多了!”

一旁围观的小伙子挠挠头:“我家那台旧自行车还能换点啥?”

张奶奶眼睛一亮:“正好!王大爷修自行车缺零件,你这能帮大忙!”人群中传来阵阵笑声,打破了现代社会的冷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