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奢侈品店的水晶灯下,一场场虚伪的表演也在上演。“这款限量款包包只剩最后三个了,小姐您眼光真好!”SA笑意盈盈地将鳄鱼皮铂金包递给年轻女子,对方指尖轻触包身,镜中倒映出她故作矜持的表情。
女子对着手机镜头轻声说:“犹豫好久终于拿下,奖励努力的自己。”
殊不知,她转身就把包塞回柜台:“租三天多少钱?我就拍拍照。”
而角落里,西装革履的男士反复试戴价值不菲的腕表,对着同行的伙伴吹嘘:“这是我收藏的第七块百达翡丽。”
可SA私下对同事嘀咕:“上周他来问保养,表带磨损得厉害,一看就是淘的二手货。”
在农村,类似的戏码也不断上演。村口的大槐树下,李婶一边择菜一边和王大娘唠嗑:“你看老张家那儿子,在城里混了几年,过年回来开着辆二手破车,见人就说自己是大老板。上个月村里修水渠让捐款,他躲在家里装不在,转头就在朋友圈晒给‘山区孩子’捐物资的照片,那物资指不定还是从咱村仓库顺的。”
王大娘呸了一口,“我家隔壁那小媳妇更离谱,天天拍视频说‘农村生活太苦’,求粉丝打赏,结果打赏的钱都拿去县城美容院做脸,下地干活还雇人替她。”
交通规则的遵守也成了“选择性表演”。早高峰的车流中,贴着“礼让行人”标语的豪车,正疯狂闪着大灯加塞,与后方正常行驶的车辆擦出刺耳的剐蹭声。
司机摇下车窗,西装领带的精致装扮与满脸戾气形成诡异反差:“会不会开车?赶着投胎啊!”
ETC车道前,总有人假装设备故障,从人工车道缓慢排队,等临近闸口突然加速抢占通道,留下后方车辆愤怒的鸣笛声。
斑马线前,明明看到老人颤颤巍巍地过马路,车主却一脚油门呼啸而过,后视镜里倒映着老人惊恐的表情。
有人被交警拦下后,瞬间切换“可怜模式”,声称“家里孩子突发高烧”,等罚单到手,转眼又恢复嚣张嘴脸,甚至在社交平台上炫耀“骗过了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