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宫廷风波121

然而,还没等刘阁老把话说完,姜立地便打断了他,直接说道:“你把奏折拿回去,组织一些可靠的人,把这件事情再彻查一遍。我不怕疼,不管最终的结果是真是假,我都要一个真实可靠的结论。”

刘阁老敏锐地察觉到姜立地的话语中似乎暗藏玄机,但他也不敢多问,连忙点头应是,并将姜立地的话一一记录下来。他决定等自己看完奏折里的内容之后,再把这些话联系起来仔细琢磨一番。

“那我就先收回,等我查一下再写奏折。”,他边说边小心翼翼地将奏折塞进袖子里,仿佛那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姜立地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轻声说道:“您劳作归劳作,但也别太操劳了,保重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事情该让年轻人去做,就让他们去做吧,毕竟这江山迟早是属于年轻人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阁老感激地看了一眼姜立地,连忙应道:“谢陛下关心,老臣定当铭记在心。”,说罢,他缓缓站起身来,手持拐杖,颤巍巍地朝殿外走去。

姜立地目送着刘阁老离去,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殿门之外,这才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无力地瘫坐在龙椅上。

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不安,不知道自己这次的赌博是否正确。然而,如果现在不抓住这个机会尝试一下,恐怕以后就更没有勇气了。他既害怕知道她真的出轨了,又害怕知道她其实并没有出轨,而自己却因为犹豫不决而迟迟未能为她洗刷冤屈。

刘阁老离开大殿后,一路上都不敢打开奏折查看,生怕被人发现其中的秘密。他脚步蹒跚,好不容易走到自己的轿子前,这才松了一口气。待坐稳后,他才颤颤巍巍地从袖子里掏出奏折,展开来,逐字逐句地仔细查看起来。

奏折里夹着的两封信件篇幅都不长,他没用多久便读完了,然而,当他读完这些信件时,却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的思绪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回到了十年前的那段时光。

那时的他,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期,年富力强,意气风发。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同在朝堂上纵横驰骋,无所顾忌。他们敢于直言进谏,敢于针砭时弊,以正直之名而着称。

而他最后一次直怼皇上,正是因为这桩公案。所有的证据都确凿无疑地指向皇后与皇弟之间的私情,然而,皇上却对此视而不见,固执地认为皇后是被冤枉的。于是,双方在朝堂上展开了激烈的对峙。

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双方都竭尽全力地摆出事实、讲道理,试图说服对方。然而,当时的证据实在是太确凿了,以至于他和他的朋友们几乎无需多费唇舌,皇后自己就难以自圆其说。这使得他们轻而易举地将皇后钉在了耻辱柱上,让她成为了众人唾弃的对象。

刘阁老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时他们一群人曾在私底下议论纷纷,对那些所谓的证据产生了诸多质疑。这些证据实在是太过诡异,仿佛是专门为皇后而精心炮制的一般。

对于这一现象,众人看法不一,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派。其中一派坚信这些证据确凿无疑,既然是皇后亲自所为,那么自然会是天衣无缝、毫无破绽的。毕竟,谁会在自己犯下的罪行上留下明显的漏洞呢?

然而,另一派却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即便这些事情真的是皇后所为,也未必需要如此详尽地记录下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光是情书就多达一百四五十封,更别提还有数不清的情诗。皇后究竟是从哪里挤出这么多时间来写这些东西的呢?

尽管两派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总体来说,差异并不算太大。经过一番讨论后,最终大家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无论如何,都应该尊重证据和事实。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事情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先是姜羽晨突然自杀,紧接着皇后也紧随其后。这一连串的变故让人猝不及防,而很快就有人联想到这可能是一场殉情。毕竟,以当时的情形来看,除了这个解释,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说法了。

再后来,皇上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他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被众人知晓,于是动用了自己的特权,下令禁止任何人传播这件事情,并将其列为禁忌,任何人都不得再提及。

大家都理解皇上作为一个男人,对于这样的事情确实难以接受,所以都心照不宣地不再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以免触怒龙颜。

然而,回忆总是漫长的,当他从回忆中渐渐苏醒过来时,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了那封信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