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校长的笔记

【可造之材,思想活跃,见解独到,确有军事天赋。】

红色的字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代表着一种初步的、基于才华的肯定。

然而,笔锋并未停下。他稍稍停顿,换到了蓝色的笔尖,在那行红字下方,又添上了一行,字迹同样工整,却透着一股更为审慎、甚至略带冷意的气息:

【然,心性未定,锋芒过露,需加强精神教育,引导其为真正的革命军人,效忠党国。】

蓝色,代表着冷静的观察、未尽的疑虑和需要进一步塑造的方向。

红蓝两色批注,并列于“邓枫”之名侧,构成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张力的评价。欣赏其才,又警惕其“思想”;肯定其能,又担忧其“心性”。

写完之后,蒋介石放下铅笔,再次审视着这两行字。他的眉头微微蹙起。像邓枫这样才华横溢却又显得“不安分”的年轻人,如同一柄刚刚出炉、寒光四射的利剑,用得好,可以斩将夺旗,开辟新局;用不好,或者握不住剑柄,则可能伤及自身。

“邓枫……”他再次低声念出这个名字,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这个名字,从今日起,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优秀学员的代号,而是进入了他私人的人才储备库,成为了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精心雕琢,同时也需要暗中观察、以防偏离轨道的“特殊符号”。

他沉吟片刻,按下了桌角的一个电铃按钮。

片刻后,侍从室主任轻手轻脚地推门而入,垂手肃立。

蒋介石没有抬头,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份报告上,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地吩咐道:“通知政治部,还有各队教育,对第四期,尤其是其中表现突出者,要加强主义之灌输,信念之锻造。要让他们明白,革命军人,首重对党国之忠诚,对领袖之服从。才华,需为正确的主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