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邓枫应道,随即与陈赓等人抬起担架,朝着来时的路,朝着军校医务所的方向,快步而去。他们放弃了争取更好成绩的机会,汗水顺着下颌滴落,每一步都踩在滚烫的地面上。
这一幕,被许多落在后面的学员看在眼里。胡宗南跑过时,向邓枫投去一个复杂的眼神,有佩服,也有一丝不解。罗友胜的目光在邓枫沉稳指挥的背影上停留了一瞬,那古井无波的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涟漪。
当邓枫几人将韦昌安全送到医务所,确认其脱离危险后,才重新返回训练场。他们的名次自然落在了最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傍晚,疲惫不堪的学员们聚集在营房前洗漱。韦昌已经情况稳定,被允许回来休息。他找到邓枫,激动地抓住他的手,眼眶泛红:“邓兄……今日若非你……我这条命恐怕就……”
邓枫扶住他,平静地说:“都是同学,理应如此。好好休息。”
陈赓在一旁用毛巾擦着脖子,笑道:“行啊邓枫,没看出来,你小子还是个妙手仁心的活菩萨!王牒那张铁板脸,今天都让你给撬开缝了!”
就连一向严肃的胡宗南,也走过来对邓枫点了点头:“临危不乱,处置得当,心存仁念。邓同学,佩服。”
王牒教育在晚点名时,并未特意表扬邓枫,但在总结今日训练时,他罕见地没有批评任何人,只是沉声说了一句:“军人,不仅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更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袍泽之谊!今日之事,望诸位牢记。”
邓枫默默地听着。他知道,自己今日的举动,并非为了表现或赢得赞誉,那是一种发自本能的选择。但无形中,这“仁者之心”的流露,让他在冷酷的军事训练和严格的纪律之外,展现出另一种力量——一种基于人性与担当的凝聚力。
这力量,比单纯的才华或体能,更能深入人心。它让李文斌这样的追随者更加坚定,让胡宗南这样的竞争者心生敬意,也让罗友胜这样的旁观者开始真正审视他的品格。在这座以钢铁和烈火为基调的熔炉里,这一点仁心的微光,正悄然温暖并连接着更多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