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放榜前闲适时光 阅卷内暗藏玄机

主考官、礼部侍郎郑信端坐于上首主位,面容肃穆,目光如电,缓缓扫过全场,监督着阅卷的整个过程,确保公平公正。他时而会起身,无声地走到某位阅卷官身后,驻足观看片刻,或微微颔首,或轻轻蹙眉。

而在郑信身旁,设有一个稍偏些的座位,皇太孙赵宸正坐在那里。他今日穿着一身较为低调的宝蓝色常服,但眉宇间的贵气依旧难以掩盖。他并未直接参与阅卷,这是规矩,但他有权旁观,甚至可以翻阅那些已经评定出等级的试卷,以增长见闻。

赵宸安静地坐着,目光偶尔扫过那些堆积如山的试卷和埋头苦干的阅卷官。他深知科举取士的严肃性,不便过多打扰。只是偶尔,当某位阅卷官批阅完一份试卷,初步定下等级后,会将其放在一旁待复核。这时,赵宸才会在征得郑信微微颔首同意后,随手拿起一份翻阅片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翻阅的速度不快,主要是浏览经义部分的阐发是否精当,策问的见解是否独到务实。他看过几份被评为“中上”或“上下”的试卷,有的文采斐然但略显空泛,有的基础扎实但缺乏创见。他心中自有评判,但并不多言,只是默默观察,将这些文章与那日“望湖楼”下陈彦展现出的才思和气度暗暗比较。他心中不免有些期待,想知道那份糊名试卷之中,是否隐藏着那位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岳麓学子的答卷。然而,试卷浩如烟海,又经糊名,想要特意找出某一份,无异于大海捞针。他只能按捺住心思,静观其变。

郑信将太孙的举动看在眼里,心中明了。他偶尔会低声询问赵宸对某份试卷的看法,赵宸也会简洁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往往能切中要害,令郑信暗自点头,觉得这位皇太孙确实聪慧且有见识。

而此刻的陈彦, 正与两位师兄在客栈房间内,享用着清淡而滋补的午膳。赵修远和柳云卿经过休息和调侃,精神也恢复了不少。三人不再谈论风月之事,而是聊起了临安的风土人情,或是探讨一些学问上的疑问,气氛轻松而融洽。

窗外阳光正好,仿佛预示着风暴(放榜)前的最后宁静。无论是客栈中闲适等待的学子,还是贡院内紧张阅卷的考官,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那一刻,做着最后的准备。而那决定数千人命运的朱笔,正在一份份试卷上,悄然落下定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