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山东军区的再次扩编

“第二,各主力旅,以现有的教导队、骨干为基础,立即成立教导团,这个教导团,不仅是训练新兵,更重要的是培养初级指挥员、技术骨干,要把我们‘淬火班’学到的东西,普及到连排一级,教导团的团长、政委,要选最有经验、最会带兵的同志担任,”

“第三,装备调整按参谋长说的办。各旅列出清单,军区统一调配。兵工厂的生产要加速,特别是子弹、手榴弹和炮弹,要保证部队训练和作战消耗。告诉弗里茨和李师傅,他们肩上的担子重得很,”

“第四,”张百川看向肖桦和老谢,“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必须跟上。老谢,地方上的动员、政权建设,你得盯紧了。老肖,战士的思想动态、军民关系,不能出任何岔子。我们要扩编的,是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铁军,不是一群乌合之众,”

“明白,”谢福治和肖桦齐声应道。

“老陈,”张百川最后看向陈榘:“参谋部要尽快拿出详细的扩编方案和部队整训计划,下发各旅。哪个旅动作慢了,落实不到位,我拿他旅长是问,”

“是,我马上组织人手,三天内把方案拿出来,”陈榘立刻回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命令很快下达。山东军区在各主力旅的驻地,成立教导团的命令引起了热烈反响。

第二旅旅部,旅长钟伟对着电话筒嗓门洪亮:“王山吗?对,是我,司令员的命令听到了吧?咱们旅的教导团,你来兼团长,对,就按你在‘淬火班’学的那套来,给我往死里练,兵员军区统一调配,你先把手底下的骨干给我拢起来,架子先搭起来,装备少不了你的,先把老兵手里的家伙事熟悉一遍再说,”

类似的场景在各旅不断上演。原本就作为训练骨干存在的教导队迅速扩编,一个个教导团的架子很快搭了起来。从各连队抽调的优秀班长、老兵,以及一批有文化、表现好的新兵被选拔进来。这些教导团未来不仅是新兵训练的摇篮,更是初级军官和特等射手、爆破能手等专业人才的孵化器。

与此同时,装备调配也在紧张进行。各主力旅虽然有些干部对要交出部分迫击炮感到肉疼,但都知道这是大局,执行起来毫不含糊。一门门迫击炮,一挺挺轻重机枪,连同保养良好的旧步枪,被集中起来,由军区统一登记造册,然后陆续配发到各个军分区、县大队。

得到这批“重火力”支援的地方部队欣喜若狂。许多县大队以前最多有几挺轻机枪,如今竟然拥有了迫击炮,战士们围着这些“宝贝”摸了又摸,兴奋地讨论着将来怎么用它来敲鬼子的炮楼。

鲁中兵工厂更是进入了加班加点状态。在李师傅和弗里茨的带领下,工人们三班倒,机器轰鸣声日夜不息。新的炼钢炉冒着滚滚浓烟,子弹生产线、手榴弹生产线、炮弹生产线全速运转。虽然自产的新式子弹和炮弹产量还在爬坡,但复装子弹和手榴弹的产量已经能够基本满足部队日常训练的巨大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