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砸锅卖铁也要搞重炮

张百川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操练的部队:“家底厚了,眼光就得放长远。练兵是为了打赢眼前的仗,造重炮是为了打赢以后更难的仗。告诉各旅旅长,大比武都给我拿出真本事来,别藏着掖着。我要看看,咱们这二十八万部队,到底锤炼到了什么火候,”

他顿了顿,补充道:“特别是步炮协同和攻坚战术,这是下一步的重点。告诉炮兵旅旅长,他的炮要是跟不上步兵的节奏,我拿他是问,”

“是,”陈榘和肖桦齐声应道。

几天后,山东军区大比武正式拉开帷幕。各个赛场都充满了激烈的竞争气息。

步兵赛场,战士们匍匐通过铁丝网,迅猛冲击“敌”阵地,枪声、、呐喊声响成一片。考核干部拿着本子,严肃地记录着每一个战术动作和用时。

炮兵阵地上,观测员飞快地报着参数,计算兵埋头计算,炮手们紧张而有序地调整着炮口。随着一声令下,炮弹呼啸出膛,远处山壁上炸起一团团烟尘。负责评估的军官拿着望远镜,仔细核对弹着点,不时摇头或点头。

工兵们在一条模拟的河流上架设浮桥,动作麻利,号子声整齐划一。另一边,爆破组正在演示如何快速炸毁铁丝网和简易碉堡。

骑兵赛场更是尘土飞扬,战士们策马奔驰,在马背上完成射击、劈刺等高难度动作,引来围观官兵阵阵喝彩。

就连刚刚成立的装甲学习班,也在一片划定的区域里,进行着坦克基础驾驶、越障和简单的战术配合展示。那十几辆缴获来的日式坦克喷着黑烟,虽然动作还显得有些笨拙,但带来的冲击力,依然让很多老兵啧啧称奇。

张百川、谢福治等人穿梭于各个赛场,不发表意见,只是仔细观看,偶尔低声交换一下看法。

与此同时,在鲁中山区深处隐蔽的兵工厂里,气氛同样热烈而紧张。弗里茨·霍夫曼和李师傅带着一群技术骨干,正围着一张刚刚绘制出来的粗陋草图激烈讨论着,上面画着的是一个重炮初步构想——150毫米榴弹炮的结构示意图。旁边堆满了各种计算稿纸、缴获的零件样品和一小块他们初步试验冶炼出来的特种钢样品。

“这里,炮闩的结构必须重新设计,要能承受更大的膛压……”

“钢材强度是关键,现在的炉子温度还得再想办法提高……”

“吊装和牵引机构也得考虑,这大家伙可不轻……”

每一个技术难题的提出和初步解决方案的探讨,都意味着向着那个“重锤”梦想迈出艰难而坚实的一步。

大比武的硝烟和兵工厂攻关的紧张,共同构成了山东军区1944年春末夏初的主旋律。张百川砸锅卖铁也要造出重炮的决心,不仅仅是为了某一座城市,更是为了一个更远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