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向图纸上的炮闩部分:“当前最紧迫的,不是直接造炮,而是先解决基础。我建议,第一步,改进炼钢炉,至少要让温度再提高两百度。第二步,利用现有设备,试制合格的炮管钢材样品,哪怕只能做出短短的一截,进行测试。第三步,同步研究炮弹的生产工艺,没有合格的炮弹,有炮也没用。”
张百川点了点头:“就按你说的办。从现在起,正式聘任你为我们山东军区军械研究所技术顾问,兼任火炮研发负责人。研究所的人员、设备,优先保障你的研发需求。有什么困难,直接找陈参谋长,或者找我。”
弗里茨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任命来得如此直接和信任。他用郑重的语气说:“谢谢你们的信任,张将军。我会尽快拿出一份详细的研发计划和时间表。”
就在这时,兵工厂的李师傅兴冲冲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木盒:“司令员,政委,你们看,我们用新法子试制的第一批子弹,完全自产的弹壳和弹头,”
木盒打开,里面是几十颗子弹,看起来比之前复装的要规整得多。
张百川拿起一颗,掂了掂,问道:“试过了吗?”
“试了试了,”李师傅脸上笑开了花:“挑了十发试射,比咱们以前复装的强多了,基本不卡壳,打出去也稳当,”
弗里茨也拿起一颗,仔细看了看弹壳底部不太规则的压印,又用手捻了捻弹头,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容:“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虽然离标准还有距离,但证明了方向是对的。材料,还是关键。”
张百川将那颗子弹紧紧握在手心,他看向弗里茨,又看向周围那些满脸期盼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最后目光落在黎昱、陈榘、肖桦身上。
“听到了吗?这是一个开始。”他带着期盼:“咱们的兵工厂已经开始正规化了,接下来,就是往里面加好钢,淬好火,”
他转向弗里茨:“霍夫曼先生,兵工厂以后就要多辛苦你了。”
弗里茨点了点头,目光重新投向了那张复杂的火炮图纸,眼神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