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壁垒铸成护穹苍 星途初启向洪荒

好消息接连传来,指挥中心的紧张气氛稍稍缓解。苏念指尖在操作台上轻轻一点,调出“巡天者”的实时状态——机身微微震颤,那是在对抗强电磁干扰时产生的共振,但核心部件的温度、能源消耗都在正常范围内,就像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兵,在枪林弹雨中依旧稳如泰山。

就在这时,电子对抗组组长突然惊呼:“不好!蓝军释放了伪基站信号,伪装成我们的指挥频率,试图给‘巡天者’发送错误指令!”

屏幕上,一道伪装成己方指令的信号正快速逼近“巡天者”的接收端口,一旦被成功接收,无人机就可能偏离航线,甚至启动自毁程序。老院士倒吸一口凉气:“这是釜底抽薪啊!他们怎么拿到我们的加密频率的?”

“是上次首飞时泄露的外围数据,他们逆向破解了基础频率,但核心密钥他们拿不到。”苏念早有准备,她抬手在屏幕上划出一道弧线,启动了指令验证系统,“我们的指令有三重验证:频率加密、数字签名、还有动态密码,动态密码每秒钟更换一次,就算他们拿到前两重,也过不了最后一关。”

果然,几秒钟后,那道伪基站信号就像撞在铜墙上的鸡蛋,瞬间被拦截并解析,屏幕上弹出“指令无效,已溯源定位”的提示,一个代表蓝军伪基站的红色光点被精准标记在地图上,距离基地西北方向三十五公里处。

“漂亮!”陆沉渊难得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赞许,“这就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让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苏念没有放松警惕,她知道特级攻击不会这么轻易结束。果然,三分钟后,蓝军发起了第二轮攻击——这次是网络渗透,数百万条恶意代码如同蝗虫般扑向“电磁长城”的防火墙,试图找到漏洞钻进去。

“防火墙负载达到百分之九十!有一批代码伪装成正常的数据流,已经突破了第一道防线!”网络安全组组长的额头青筋暴起,他面前的屏幕上,红色的警告框不断弹出。

“启动‘净化’程序,用寰宇图谱的算法筛选异常代码。”苏念冷静地下达指令,“记住,不要硬堵,要像筛沙子一样,把恶意代码和正常数据分开,再集中销毁。”

寰宇图谱的威力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屏幕上,代表恶意代码的红色数据流被迅速分离出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牢笼”,随后被系统逐一清除。不到一分钟,防火墙的负载就降到了百分之三十,网络安全组组长长舒一口气,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苏总,这算法简直是神了!比我们之前用的国际顶尖防火墙还快十倍!”

苏念微微一笑,没有解释。只有她和核心团队知道,寰宇图谱的核心算法来自对宇宙天体运行规律的模拟,那些看似复杂的攻击代码,在它面前就像行星的轨迹一样,有迹可循。这就叫“师法自然,大道至简”,是东方智慧与西方技术的完美结合。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蓝军轮番发起攻击,从高空电磁脉冲到低空伪信号欺骗,从网络病毒到物理干扰,几乎用尽了所有已知的高科技作战手段。但“电磁长城”就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将所有攻击一一化解;“巡天者”则在临近空间稳稳悬停,时不时还回传一段蓝军干扰部队的高清影像,气得蓝军指挥官在通讯器里直骂娘。

“报告!蓝军干扰部队请求暂停攻击,他们的设备已经过载,有三台干扰机直接烧毁了!”总调度员强忍着笑意汇报。

指挥中心里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声,老院士激动地拍了拍桌子:“好!好一个‘电磁长城’!这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以前我们总说‘落后就要挨打’,现在谁还敢说我们空天防御不行?”

苏念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目光依旧停留在屏幕上:“演习还没结束,‘巡天者’的战略侦察任务才刚开始。通知蓝军,休息半小时后继续模拟战场环境,我们要验证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持续作战能力。”

众人这才想起,演习的核心不仅是防御,更是“巡天者”的实战侦察能力。按照计划,无人机需要在强干扰环境下持续执行四十八小时的战略侦察任务,覆盖方圆两千公里的区域,精准识别地面装甲部队、导弹发射车、机场跑道等目标,误差不能超过五米。

半小时后,演习继续。这次蓝军不再发起猛烈攻击,而是模拟真实战场的复杂电磁环境,不断释放杂波信号。“巡天者”开启了全功率侦察模式,机翼下的相控阵雷达快速扫描,机身携带的高光谱相机将地面的一草一木都清晰地传回到指挥中心。

“识别到地面装甲部队集群,数量三十辆,型号主战坦克,坐标北纬39.8度,东经95.2度。”

“发现疑似导弹发射车,正在进行伪装,已通过热成像识别,确认是移动式弹道导弹发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