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中的数据流瞬间沸腾起来,无数种方案在快速生成、筛选、优化。有的方案因为能耗过高被淘汰,有的因为反应速度太慢被舍弃,有的因为稳定性不足被排除……苏念耐心地等待着,她知道,“寰宇图谱”一定会给她一个最完美的答案。
两天两夜过去了,苏念几乎没有合眼,眼底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越来越亮。推演室的门终于被打开,她走出房间,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兴奋之色。
核心团队成员早已在外面等候,看到苏念出来,立刻围了上来。
“苏总,有结果了?”老陈急切地问道。
苏念点点头,走到指挥中心的主屏幕前,调出了“寰宇图谱”的推演结果:“我给这个方案命名为‘电磁长城’。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硬抗防御,而是一套智能主动防御网络。”
她点击屏幕,主屏幕上立刻出现了“电磁长城”的三维模型,一个由无数节点和线路组成的巨大网络,如同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覆盖了整片国土的领空。
“首先是智能感知。”苏念解释道,“‘电磁长城’会部署无数微型信号感知节点,就像长城上的烽火台,能够实时监测全域电磁环境。无论对手从哪个方向、以哪种模式发动干扰,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精准定位干扰源的位置、功率、频率等关键参数。”
“其次是动态分配。”她继续说道,“‘电磁长城’没有固定的防御模式,而是会根据干扰信号的特点,动态分配防御资源。对手用跳频干扰,我们就用自适应跳频对抗;对手用大功率压制,我们就集中能量进行定向屏蔽;对手多源协同攻击,我们就分而治之,逐个击破。就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让对手永远摸不透我们的防御逻辑。”
“最关键的是反向反击。”苏念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来而不往非礼也’,对手既然敢用干扰攻击我们,我们就要让他们尝尝被干扰的滋味。‘电磁长城’可以在防御的同时,分析对手干扰信号的特征,反向注入欺骗信号,让他们的干扰系统判断失误,甚至反过来干扰他们自己的通讯和指挥链路。”
听完苏念的介绍,核心团队成员们都惊呆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这……这简直是颠覆性的想法!”老陈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如果真能实现,我们不仅能守住自己的领空,还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智能感知、动态分配、反向反击,这三大功能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一名工程师赞叹道,“对手的干扰越强,我们的反击就越精准,这简直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苏念微微一笑:“‘寰宇图谱’已经完成了理论推演,证明方案完全可行。现在,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变成现实了。”
她立刻下达指令:“老陈,你负责信号感知节点的研发,要求体积小、灵敏度高、隐蔽性强;小李,你负责动态分配算法的编程,确保系统反应速度在毫秒级;老张,你负责反向注入模块的设计,重点突破信号伪装和欺骗技术;其他人,全力配合他们的工作,资源优先调配,务必在最短时间内造出‘电磁长城’的原型机!”
“是!”所有人齐声应道,眼中充满了斗志。之前的沮丧和恐慌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新技术的渴望和对胜利的信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苍穹基地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战场。团队成员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遇到技术难题,大家就一起讨论攻关;累了,就趴在桌子上打个盹;饿了,就啃几口面包喝几口矿泉水。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尽快将“电磁长城”从图纸变成现实。
苏念更是身先士卒,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穿梭在各个研发小组之间,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她凭借着对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和“寰宇图谱”的辅助,多次攻克了看似无解的技术瓶颈。
“苏总,信号感知节点的灵敏度已经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捕捉到微弱的干扰信号。”
“苏总,动态分配算法已经完成了初步测试,反应速度完全达标。”
“苏总,反向注入模块的欺骗信号已经成功骗过了模拟干扰系统。”
一个个好消息不断传来,“电磁长城”的原型机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在一周后顺利完工。
测试场地选在了西北戈壁的一处绝密区域,这里地形开阔,电磁环境干净,非常适合进行抗干扰测试。“电磁长城”的原型机被安装在一辆特制的方舱车上,周围部署了数十个信号感知节点,形成了一个半径十公里的测试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