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董事会最终以全票通过“拒绝收购凌云资产、吸纳优质人才”的决议落幕。走出会议室时,陈默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苏总,您刚才那句‘空中楼阁不如栋梁之才’说得太到位了!张副总脸都绿了。”
苏念笑了笑,目光再次投向凌云大厦的方向。此时平板推送来实时新闻,拍卖师正举着锤子宣布凌云大厦的起拍价,镜头里,几名工人正踩着吊台,缓缓卸下楼顶“凌云科技”的巨型招牌,露出墙面上斑驳的印记。那印记像一道伤疤,也像一个句号——属于凌云的时代,终于落幕了。
接下来的三天,苍穹之心的人才招聘专场在科技园区临时展厅拉开帷幕。与其他企业哄抢凌云管理层不同,苏念的招聘台前排起长队的,全是抱着技术图纸和研发报告的普通工程师。李默就是在这时见到苏念的,他手里攥着一本磨损严重的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微型传感器的研发手稿。
“苏总,我知道凌云的名声不好,但我这三年一直在实验室做基础研发,从来没参与过公司的商业斗争。”李默的声音有些紧张,“这是我改进的传感器校准算法,比凌云现在用的精度提高了37%,还能降低50%的能耗。”
苏念接过笔记本,指尖抚过密密麻麻的公式,突然指着其中一页问道:“这里的滤波算法,你用了自适应迭代法?我三年前在《科技前沿》上发表过类似的理论模型,当时很多人说太超前,没人敢实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默眼睛一亮:“您就是那篇论文的作者?我就是受了您的启发!我做了一百多次实验,终于解决了稳定性问题!”
苏念当即拍板:“明天到研发中心报道,你的项目组直接对接‘蜂鸟计划’,预算无上限,人员你随便挑。”她顿了顿,补充道,“苍穹之心不看你的过去在哪,只看你的本事有多硬。”
李默激动得声音都发颤,连连鞠躬:“谢谢您苏总!我以前在凌云,提了八次研发申请都石沉大海,您这是给我机会啊!”
这样的场景在招聘专场屡见不鲜。短短三天,苏念就筛选出二十三名核心技术人员,其中不乏被凌云埋没的青年才俊。当最后一名工程师签下入职协议时,陈默拿着一份报表进来:“苏总,好消息!这些人带来的未公开研发成果,光是专利转化价值就超过五个亿,比收购凌云整个资产库还划算!”
苏念却指着窗外,那里的凌云大厦已经挂上了新的招牌——“科创孵化中心”,是政府牵头成立的创业基地。“你看,这就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凌云倒了,但它占据的资源不能浪费,政府改造成孵化中心,我们吸纳人才,这样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
一周后,苍穹之心新研发中心竣工仪式如期举行。这座占地百亩的园区依山而建,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园区正中央的广场上,一块汉白玉石碑巍然矗立,上面刻着苏念亲笔题写的八个大字:“技术为民,诚信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