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苍穹科技紧锣密鼓地准备救援行动时,网络上突然出现了一股不和谐的声音。以腾达系媒体为首的几家媒体,突然发布了一篇题为《民间无人机妄图救援高海拔遇险科考队,纯属天方夜谭》的文章,在网络上迅速发酵。
文章里,用词尖锐地质疑道:“苍穹科技作为一家民间企业,竟敢夸下海口,想用几架改装无人机就解决高海拔暴雪救援难题,简直是拿生命当儿戏!要知道,就连国家专业的救援直升机都无法突破的困境,一群连军方认证都没有的民用无人机,又怎么可能做到?所谓的保温舱、超视距导航,不过是商家用来炒作的噱头罢了。一旦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不仅救不了人,反而会让救援行动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紧接着,腾达系的官方微博也转发了这篇文章,并配文:“# 民间无人机高海拔救援不靠谱# 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某些企业为了博眼球、抢热度,不惜拿科考队员的生命开玩笑,这种行为,实在令人不齿!”
一时间,网络上议论纷纷。有人被腾达系的言论带了节奏,开始质疑苍穹科技的能力:“对啊,民间无人机怎么可能比得上专业直升机?别到时候救人不成,反而添乱。”“苍穹科技怕不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打广告吧?太没底线了!”
也有人为苍穹科技辩解:“现在直升机救不了人,苍穹科技愿意尝试,总比坐以待毙强吧?”“之前苍穹科技的无人机在扑灭森林火灾时表现不是很好吗?说不定真的有办法呢?”
双方在评论区吵得不可开交,而此时的苍穹科技实验室里,林默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无人机的导航系统,对网络上的争议一无所知。
“林工,无人机的保温舱已经测试完毕,内部温度稳定在十六度,氧气罐装填完成,每架无人机携带的氧气瓶足够两名队员使用十二个小时。” 工程师老张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兴奋地报告。
“编队飞行系统调试好了吗?” 林默问道。
“已经调试完毕,二十架无人机可以实现自主编队,通过卫星信号保持间距,就算遇到强风干扰,也能自动调整队形,不会发生碰撞。” 另一位工程师回答。
林默点点头,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漆黑的夜空。此刻,格尔木机场的跑道已经清理完毕,临时航线也已申请通过,只等无人机群整装待发。他拿出手机,想给家里报个平安,却无意间看到了腾达系媒体的那篇文章。
看着文章里刺眼的字眼,林默的拳头紧紧攥起,指节泛白。他知道,腾达系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因为苍穹科技在无人机领域的快速发展,威胁到了他们的市场地位。可在这种关乎人命的时刻,他们竟然还想着打压竞争对手,简直是丧心病狂!
“林工,要不我们先回应一下?现在网上的舆论对我们很不利。” 小陈担忧地说。
林默深吸一口气,缓缓摇头:“不用。口舌之争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用事实说话。等我们的无人机把物资安全送到科考队手里,所有的质疑都会不攻自破。”
他转身回到操控台前,目光坚定地看着屏幕上的无人机群,声音洪亮地说:“全体注意!苍穹 -Ⅴ 型无人机救援编队,准备起飞!目标:羌塘无人区科考队营地!出发!”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二十架涂着银灰色外壳的无人机缓缓升空,在夜空中组成一个整齐的菱形编队。无人机的螺旋桨划破夜空,发出低沉的嗡鸣声,像一群勇敢的战士,朝着茫茫雪山的方向飞去。
地面上,操控室里的每个人都紧盯着屏幕。屏幕上,代表无人机的绿色光点正一步步朝着羌塘无人区移动,实时传回的画面显示,无人机群正平稳地飞行在云层之上,虽然偶尔会遇到气流干扰,但编队始终保持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