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头顶的气运,比在办公室时更加暗淡。那片赤红色的正气,被灰黑色的“疲惫”与“压抑”层层包裹,像一块即将燃尽的炭火,只剩下最后一点微弱的红光。
苏晨端着一杯免费的茶水,走了过去,在他对面坐下。
李卫东像是被惊醒,抬起头,看到是苏晨,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眼神里满是戒备和不悦。“你怎么又回来了?我不是说了让你回去等消息吗?”
“李队,饭菜不合胃口?”苏晨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看了一眼他那几乎没动的餐盘。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我这儿忙着呢。”李卫东的语气很不耐烦,将手里的烟烦躁地扔在桌上。
苏晨笑了笑,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李队,我今天来报案,不是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而是以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的身份。”
李卫东的眼皮跳了一下,盯着他,没说话。
“我这个副主任,级别不高,但位置很特殊。”苏晨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像一颗小石子,精准地投进李卫东的心湖,“我出了事,哪怕只是破了个轮胎,在市委周秘书长那里,都不是小事。今天,我来你这里报案,周秘书长是知道的。他没说什么,只让我相信组织,相信我们南州的人民警察。”
“相信组织”四个字,被苏晨说得格外清晰。
李卫东的脸色,瞬间变了。他不是傻子,他听懂了苏晨话里的潜台词。这不是苏晨一个人的报案,这是周秘书长在通过苏晨,向市局发问。
“你拿秘书长来压我?”李卫东的声音有些发冷。
“不。”苏晨摇了摇头,目光真诚,“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李队,你想想,如果今天这事,你们压下去了,不了了之。明天,我走在路上,真出了什么意外。到时候,舆论会怎么说?市委会怎么看?周秘书长会怎么想?他会想,他相信的组织,让他失望了。这口锅,最后会不大不小,正好扣在今天接待我的,刑侦支队三大队李卫东队长的头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晨的这番话,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利害关系。他没有威胁,只是将最可能发生的、最残酷的后果,血淋淋地摆在了李卫东面前。
“犹豫咒缚”最怕的是什么?是恐惧。而苏晨,正在制造一种比“得罪冯四海”更具体、更迫在眉睫的恐惧——政治前途的毁灭。
李卫东的额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他握着水杯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光有压力,还不够。”苏晨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更低,“我还可以给李队你,送上一份功劳。”
“什么意思?”
“城北,凤山路,废弃的宏发机械厂。里面有一条完整的假冒伪劣日化品生产线。”苏晨盯着他的眼睛,“规模很大,证据确凿。这条线,跟冯四海有没有关系,我不知道。但它存在,就是一起影响恶劣的经济犯罪案件。打掉它,对你们支队,对李队你个人,都是一份实打实的政绩。”
一个烫手的山芋,和一个唾手可得的桃子。苏晨同时将这两样东西,放在了李卫东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