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借刀杀人之计

特别是,马德才的丑闻,发生在青石镇中学,发生在刘牧担任副镇长的任期内。当年他知不知情?有没有包庇?这些问题,就像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所以,一旦让刘牧意识到马德才即将倒台,而且这把火很可能会烧到自己身上时,他会怎么做?

他会比任何人都希望马德才死得快一点,死得彻底一点!

他会主动与马德才切割,甚至为了摘清自己,会亲手将马德才推下悬崖,以此来向上级表功,展示自己“明察秋毫、清理门户”的决心。

到那时,扳倒马德才的功劳,是刘牧的。陈默自己,则完美地隐身幕后,顺便还在刘牧那里,刷了一笔“为领导消除重大政治隐患”的天大人情债。

一石三鸟。

这,才是真正的官场玩法。

想到这里,陈默感觉浑身的血液都有些发烫。他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叠崭新的信纸和一支笔。

现在,该考虑如何写这封“恐吓信”了。

信的内容,必须字字斟酌。

证据不能给全。日记本是王炸,绝不能轻易出手。他只需要透露一部分信息,制造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

口吻要拿捏好。不能像受害者鸣冤,那会显得廉价;也不能像正义使者审判,那会显得可笑。要像一个深知内幕、善意提醒的“自己人”,或者是一个想在马德才倒台前,提前向新码头示好的“消息灵通人士”。

陈默铺开信纸,笔尖悬在半空,脑中反复推敲着措辞。

几分钟后,他落笔了。

字迹是刻意模仿的一种印刷体,不带任何个人风格。

【刘镇长,见字如面。】

【有件事,想必您比我更清楚。十年前,青石镇中学秦雪老师一案,内情复杂,恐有冤屈。如今,当年的受害人已非吴下阿蒙,正欲携雷霆之势,洗刷沉冤。】

小主,

【据闻,已有关键人证物证,被递交至市里有关部门。马德才局长当年手段虽高,但终究纸包不住火。大厦将倾,智者当择木而栖。】

【此事源起于青石镇,若被有心人利用,恐将牵连镇里某些领导。毕竟,当年的事,知情者恐怕不止马局长一人。届时,是主动清理门户,还是被动接受调查,高下立判。】

【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一个关心青石镇未来的小人物 敬上】

短短百余字,信息量巨大。

第一,点明了秦雪案,让刘牧立刻明白说的是什么事。

第二,抛出“关键人证物证”和“市里有关部门”,进行恐吓,让他相信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的有人要动手了。

第三,暗示马德才即将倒台,让他产生危机感。

第四,也是最狠的一招,点出“此事源起于青石镇”,并将他与马德才捆绑为“知情者”,让他意识到自己有被牵连的风险。

第五,最后给出“主动清理”和“被动接受”两个选择,逼着他站队。

写完,陈默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封信,就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向了刘牧内心最恐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