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袁绍帐下再寄身

刘备扶起赵云,二人互诉别后情由。刘备将下邳城破、糜芳士仁叛变、自己如何突围等经历简要说了一遍,言语中充满悲愤与无奈。赵云也禀报了青州求援无果、一路寻来的艰辛。

“主公,袁绍此处,非久留之地。”赵云低声道,“我等需早图脱身之计。”

刘备叹道:“我岂不知?然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唯有暂隐锋芒,静待时机。子龙来得正好,有关、张二位贤弟消息否?”

赵云摇头:“仅有零星传闻,未能证实。云已派人继续打探。”

刘备黯然:“但愿他们平安无事……子龙,你既来此,需格外小心。袁绍麾下,派系林立,多有猜忌。遇事需忍,小不忍则乱大谋。”

“云明白!”

自此,赵云便在袁绍麾下挂了个闲职,有名无实,与刘备一同过起了寄人篱下的日子。袁绍虽供给粮饷,但并无兵权,行动也受限制。袁绍部下如郭图、逢纪等人,时常冷嘲热讽;袁谭、袁尚等公子,也对他们充满戒心。

日子过得憋屈,但刘备和赵云隐忍不发,低调行事。刘备每日只是读书会友(与一些不得志的河北士人交往),不过问军政。赵云则闭门练武,或借巡营之机,观察河北军情地貌,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这段在河北寄身的日子,虽然压抑,却也让刘备集团的核心(刘、赵)得以保全,并为日后脱离袁绍、东山再起,埋下了伏笔。而寻找关羽、张飞,团聚兄弟,也成为他们心中最迫切的期盼。

乱世中的蛰伏,是为了下一次更猛烈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