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掌柜几乎是立刻就拍板决定合作!他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两人仔细商议了价格、供应量等细节。蔡琰坚持价格要公道,既要让书肆有利润,也要让更多读书人用得起,这更赢得了李掌柜的敬佩。
很快,“李氏书肆”开始售卖一种物美价廉的新式竹纸,立刻在安平镇的文人学子中引起了轰动!供不应求!
赵云和蔡琰的小作坊,开始有了稳定的收入和名声。但他们谨记卢植的告诫,并未大肆扩张,而是严格控制产量和知情范围,只通过李掌柜这一渠道销售,显得神秘而低调。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通过李掌柜的关系网,他们竟然间接接触到了一些从洛阳来的商队,隐约打听到一些消息:洛阳的纸张供应越发紧张,价格飞涨,宦官集团垄断加剧,民间怨声载道……
“时机快到了。”蔡琰看着窗外繁华的街市,轻声道,“我们在安平立足已稳,打下了根基。下一步,便是要借助此地积累的声望和渠道,向洛阳进发了。”
赵云摩拳擦掌,眼中充满期待:“师姐,咱们这‘赵氏纸业’的招牌,看来很快就能在洛阳城挂起来了!”
安平镇,成为了他们梦想起航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据点。一个以纸为媒,搅动风云的计划,正在悄然铺开。
(第二部《造纸风云闹县城》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