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踏实,万一路上饿了呢?李秀兰不由分说地把包好的米糕塞进他手里准备的布兜里,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
王超心里热乎乎的,接过布兜。他没有再推辞,这是母亲的心意。
他回到房间,只往旅行袋里象征性地放了两件换洗衣服装样子,发言稿、样品材料和其他必需品都直接收进了系统空间。提着轻便的行李和母亲准备的干粮兜,他走出了家门。清晨的街道上行人稀疏,空气中带着露水的湿润。他需要先去县工业局集合,然后统一乘车前往地区。
来到工业局大院,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等候了。马向前也在,他穿着一身半新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看到王超,立刻招手让他过去。
超儿,来了!准备得怎么样?马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洪亮,显得精神头很足。
都准备好了,马科长。王超答道。
好!这次可是露脸的机会,咱们南水县就你们食品厂和纺织厂两个单位被选上发言,好好讲,给咱们县争光!马向前显得比王超还兴奋。
王超看到纺织厂的厂长也来了,是个五十多岁、面容和善的女同志,姓余。两人互相点头致意。除了他们这几个去发言的,同行的还有县里主管工业的一位副县长和工业局的几位干部,算是阵容齐整。
人到齐后,大家登上了一辆略显陈旧的中型客车。车子发动,发出沉闷的轰鸣,缓缓驶出了县城,沿着崎岖不平的沙石公路,向着地区所在的方向驶去。
王超靠窗坐着,看着窗外熟悉的景物逐渐后退,田野、村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后,第2次离开南水县。心中不免有些许新奇,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他代表的不只是他自己,更是整个南水食品厂,乃至南水县的脸面。
车厢里有些嘈杂,几位干部在低声交谈,讨论着地区可能的新动向和对各县工业发展的新要求。马向前偶尔插几句话,显得消息灵通。王超大部分时间只是安静地听着,观察着,汲取着有用的信息。
路程虽然有些颠簸,但还算顺利。临近中午时分,客车便驶入了地区所在的城市。相比于南水县的朴素安静,这里显然繁华许多,街道更宽,楼房更高,行人也更加匆忙。客车最终在地区招待所门口停下。
安排住宿时,王超和马向前被分在了一个双人间。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但收拾得干净整洁。众人在招待所简单用了午饭,稍事休息后,带队的副县长便召集所有人在招待所的会议室开了个短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趁下午有空,咱们先开个内部预备会。副县长开门见山,明天就是正式交流会了,除了强调会议纪律,更重要的是咱们自己人先碰一碰。余厂长,王厂长,你们二位是明天要上台发言的,趁现在把主要内容再跟大家过一遍,我们一起把关,查漏补缺。
余厂长先介绍了纺织厂在提高棉布质量、优化生产流程方面的经验。她讲得很细致,提到了几个具体的技术改进点。王超听得认真,发现他们在质量管理上的某些做法,食品厂也可以借鉴。
轮到王超时,他深吸一口气,将精心准备的发言要点清晰地阐述出来。他重点讲述了如何利用本地资源开发小鱼仔罐头,以及在技术改造中如何攻克难关、实现降本增效的过程。他特别注意用具体数据和实例说话,避免空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