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詹晓阳把大姐、霞姐和刘小惠叫到办公室外走廊的通风处,压低声音,用最直白的话跟她们解释:
“大姐,霞姐,情况是这样的。我因为还是学生,按规矩不能当公司的股东。所以,我在新公司里的股份,需要找个人代我持有,就是在工商登记的时候,签上她的名字。这个人,我想来想去,大姐你最合适,稳重可靠。你放心,这只是个形式,我们内部会再签一份详细的代持协议,写明实际股份是我的,你只是代签,不承担经营风险,当然,也没有决策权。你看行吗?”
大姐虽然不太懂这些什么规则,但她对詹晓阳有着绝对的信任,立刻点头:“小弟,你说了算!姐信你!需要我签什么,我就签什么!”
“好!谢谢大姐!”詹晓阳感激地点点头,接着看向霞姐和小惠,“第二件事,是好消息。我为大家争取了10%的公司‘分红股’。意思是,你们不用投钱,也不用参与公司管理,但只要公司赚钱,每年都会按照这个比例给你们分红。这10%里面,大姐占4%,霞姐和小惠各占3%。签字的时候,由霞姐作为代表签名。同样,我们内部也会签协议,写清楚每个人占多少。这是公司对你们前期辛苦付出的一点心意,也是希望把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共同把公司做好。”
三姐妹听完,相互看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和激动!不用投钱,还能年年分红?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她们明白,这完全是詹晓阳在照顾她们,为她们的未来增加一份保障。
“小弟……这……这让我们说什么好……”大姐的声音有些哽咽。
霞姐也激动地说:“晓阳,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绝不给你丢脸!”
刘小惠看着詹晓阳,眼中充满了骄傲和柔情。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后公司好了,大家都会更好。”詹晓阳微笑着,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处理好内部利益分配,是团队稳定的基石。
这时,小姨拿着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几份《股东协议》和《代持协议》草案走了过来。大家重新回到办公室。
在詹晓阳的指导下,姑父、小姨、大姐(代詹晓阳)、霞姐(代分红股)分别在协议上指定的位置,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按上了红手印。
虽然只是草案,后续还需律师完善和工商备案,但这一刻,却充满了仪式感。
看着签好的协议,所有人都心潮澎湃。姑父激动地端起茶杯:“来!以茶代酒,为我们‘三兴公司’的正式启航,干杯!”
“干杯!”
几只茶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预示着一段充满希望的合作正式开启。
这时,姑姑推门进来,笑着招呼大家:“谈完正事了吧?渔船酒楼那边的包间都订好了,菜也上得差不多了,大家快过去边吃边聊吧!”
“好!吃饭去!今晚不醉不归!”姑父心情大好,豪爽地一挥手。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向养殖场附近的渔船酒楼。包间里,早已摆满了丰盛的潮州特色菜肴。
席间,詹晓阳收起了刚才谈判时的严肃和锋芒,重新变回了那个懂事、谦虚的晚辈,频频给姑父、小姨敬茶,关心姑姑的身体,和姐姐们说笑打趣。
看着他此刻的样子,谁也难以将他与刚才那个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商业奇才”联系起来。
这顿晚饭,吃得格外尽兴。既是接风洗尘,也是战前动员。
窗外,潮城的夜景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