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顿,用笔尖点了点利润栏,继续分析:“但是,毛利率和最终净利润,就没有营业额看起来那么亮眼了。五月份的总利润是五万八千七百三十块。利润率下来大概在42%左右,比我们平时预估的要低一些。”
“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小姨解释道,语气平和而客观,“第一,新店开业,促销力度大,‘三人行一人免单’叠加赠品,很多爆款鞋几乎是微利甚至平进平出,核心目的是引流和快速打开市场。第二,赠品成本、抽奖奖品、开业宣传物料、活动人力等一次性投入较大。第三,新店产生的房租、水电、新员工工资等固定开支也开始分摊。所以,综合下来,利润就被摊薄了。这是新店开业期的正常现象。”
小主,
詹晓阳和姑父边听边点头,对这些情况他们早有心理准备。
开业初期,战略投入、建立品牌认知、抢占市场份额是关键,利润反而是次要的。
“不过,”小姨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笑容,用笔敲了敲报表,“即便如此,接近六万的月利润,已经远超我们最初的预期了!这说明我们的开业策划非常成功,市场反响热烈,为新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比单纯追求短期利润更有价值!”
“对!小姨分析得很到位!”姑父赞同地拍了一下大腿,“开门红!站稳脚跟最重要!利润以后肯定会稳步提升的!”
詹晓阳也点头赞同:“嗯,前期投入是必要的。这个开局已经很好了。”
这时,姑父拿起报表仔细看了看,然后递给了詹晓阳。
詹晓阳接过报表,目光快速扫过。他虽然信任小姨和姑父,但还是习惯性地审视关键数据。
当他的目光落到后面附带的员工工资明细表时,眉头微微挑动了一下。
他注意到,霞姐五月份的工资加提成,比大姐高了将近一千块钱。
他瞬间明白了原因:新店开业业绩爆发,作为新店长的霞姐,提成自然水涨船高。
而大姐镇守老店,业绩稳定但增长有限。
他心里暗自记下,需要找个机会跟大姐沟通一下,肯定她的贡献,同时说明新店阶段的特殊性,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这是管理上需要留意的细节。
接下来,进入分红环节。小姨拿出计算器,一边按一边说:“按照我们合作协议约定的股份比例:姐夫和晓阳各占40%,我占20%。五万八千七百三十元的可分配利润,计算下来……”
“姐夫应得分红是:两万三千四百九十二元。”
“晓阳应得分红也是:两万三千四百九十二元。”
“我应得分红是:一万一千七百四十六元。”
听到这个数字,詹晓阳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了。两万三千多!虽然早有预期,但亲耳听到这个确切的数字,一股巨大的喜悦和强烈的成就感还是涌上心头。
这是他凭借自己的眼光、胆识和努力,真正赚到的第一桶“大金”!
姑父也是满脸红光,笑得合不拢嘴,连连说:“好!好!开门红!大吉大利!她小姨,这一个月辛苦你了!把两家店打理得井井有条!”
小姨谦虚地笑了笑:“姐夫过奖了,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晓阳的前期策划和姑父您的资源支持才是关键。”
詹晓阳也真诚地说:“小姨您太谦虚了,要不是您来掌舵,日常运营不可能这么顺利。真的非常感谢!”
气氛融洽而热烈。
这时,小姨像是想起什么,放下茶杯,看向詹晓阳,语气带着探讨的意味:“晓阳,五月份算是顺利度过了。接下来暑假,乃至下半年,你对鞋店这边,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规划吗?咱们可以提前议一议。”
詹晓阳早有准备,他坐直身体,眼神变得锐利而充满自信,清晰地说道:“小姨,姑父,我是这么想的。运动鞋这块业务,我们再稳扎稳打做三个月,大概到八月底九月初。然后,下半年,我考虑……增加新业务,甚至可能……需要换一个更有潜力的品牌来运营。”
“换品牌?换招牌?”姑父和小姨几乎异口同声,脸上都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这才刚开业一个月,生意正好,怎么突然就要换招牌?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点?
詹晓阳理解他们的惊讶,但他无法明说这是基于前世记忆的预判——1996年正是福建晋江系运动品牌凭借央视广告异军突起的元年。
他斟酌着语句,解释道:“姑父,小姨,你们别急,听我解释。‘双兴’很好,但它主要做鞋。而我认为,未来的大众运动消费,不仅仅是买一双运动鞋那么简单。他们还需要运动服、运动休闲套装、运动背包等等,是一整套的‘运动生活方式’。我们需要一个能提供全系列产品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