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纪念烈士祭扫活动

他思索片刻,提笔在稿纸的第一行,郑重地写下了文章的标题:

《今日盛世,如您所愿——清明祭革命烈士有感》

这个标题,既点明了主题,又蕴含了“传承”的深意,詹晓阳觉得比较满意。

接着,他饱含深情,开始撰写正文:

“清明时节的雨,带着沁骨的凉意,无声地洒落在潮城大地。我们卫校口腔班的全体同学,胸佩白花,手执黄菊,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徒步登上西湖公园的山岗,伫立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

仰望巍峨的丰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在雨水的洗刷下,愈发显得光芒夺目,刺痛了我们的双眼,更震撼了我们的心灵。那一刻,喧嚣的世界仿佛瞬间安静下来,只有雨声淅沥,如同天地同悲的哀乐。

默哀的那一刻,我低下头,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不是课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一幅幅悲壮的画面:是硝烟滚滚的战场,是先烈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的英勇身影;是阴暗潮湿的牢房,是志士们面对酷刑拷打坚贞不屈的铮铮铁骨;是他们在青春正好、理想闪耀的年纪,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义无反顾地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或许比我们此刻也大不了多少……

当我们绕到纪念碑的北面,看到那冰冷石碑上镌刻着的一个个滚烫的名字时,这种震撼达到了顶点。

那不仅仅是一个个名字,那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父母,有爱人,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然而,为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能够自由,为了我们今天的我们能够安宁地坐在教室里读书,他们选择了最壮烈的牺牲。

雨水顺着碑文流淌,仿佛是无尽的泪水,诉说着不尽的思念与哀伤。

‘让烈士的精神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下去!’管理处工作人员那朴实而深情的话语,久久回荡在我耳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特别是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该如何‘传承’?

我想,传承,首先在于‘铭记’。铭记历史的苦难与辉煌,铭记先烈们的奉献与牺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时刻铭记,我们才知道今天的和平与幸福从何而来,才会倍加珍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传承,更在于‘担当’。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和平年代,我们则肩负着建设新时代的重任。

作为医学生,我们的担当,就是刻苦钻研医术,锤炼高尚医德,未来用精湛的技艺和仁爱之心,去守护人民的健康,去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为人民服务’?何尝不是对先烈精神的最好继承?

传承,还在于‘奋斗’。

将对先烈的缅怀之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强大动力。

珍惜时光,努力提升自我,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建设更美好的祖国添砖加瓦。

这便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细雨依旧,松柏长青。烈士的英魂,已化作这绵绵春雨,滋润着大地;已化作这巍巍丰碑,屹立于天地之间,更应屹立于我们每个青年的心中!请先烈们放心,这盛世,正如您所愿;而这未来的、更加美好的盛世,将由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奋斗去续写!我们将以我之青春,续写您之未完之华章!”

詹晓阳文思泉涌,几乎是一气呵成。他将自己重活一世后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对历史责任的认知,以及对未来使命的思考,都倾注于笔端。

写完后,他又仔细地修改、润色,然后认认真真地誊抄在干净的稿纸上,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下午放学的铃声响起,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

詹晓阳将一篇简短的活动简讯和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稿,端端正正地叠好,郑重地投入了教学楼门口的校园广播站投稿箱。

看着稿件落入箱中,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次重要的精神洗礼。

雨还在下,但他的内心,却因为这次祭扫和这篇文稿,而变得格外清澈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