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设计得很简单实用,主要包括客户姓名、联系电话(或地址)、预定的鹅肉数量、以及赠送的波鞋所需尺码和首选颜色。
他准备明天一早将这些表格和海报一起,分发给像老陈和几个摊点,方便他们登记信息,也便于后期统计和备货。
刘小惠则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着那台小电视机里无声的画面,偶尔抬头看看专注书写的詹晓阳,眼神温柔。
表格制作完成,已是下午五点。詹晓阳将厚厚一叠海报和表格整理好,装进一个大牛皮纸袋里。
然后,他对刘小惠说:“惠儿,一会儿你跑一趟大姐那儿,顺便把这台电视机也给大姐她们搬过去吧。晚上有个电视看,她们也能解解闷。等到放暑假,咱们再买新的。”
刘小惠乖巧地点点头。
詹晓阳继续交代:“晚上你陪大姐她们一起吃晚饭。把这几天的鸡蛋营收结算一下。给大姐分1600,霞姐分1200。剩下的钱,你带回小屋放好就行。”
“嗯,我明白。”刘小惠应道。
“我晚上就不跟你一起去了。我得回宿舍等着,汪胖子那边在搞活动,看看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者等他的消息。”詹晓阳说着,动手拔掉电视机的电源线,和刘小惠一起,小心地将电视机搬下楼,放在三轮车上。
两人在巷口分开,刘小惠坐车前往大姐的住处,詹晓阳则步行回了卫校。
晚饭,詹晓阳是和班长、黄朝彬、郑世林等几个舍友在食堂吃的。感觉食堂的饭菜没什么味。
詹晓阳心里忽然泛起一丝苦笑:自己这个从山里出来的孩子,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嘴巴竟然有点被养刁了,开始觉得食堂的饭菜“不是很有味”了。这种变化,悄无声息,却真实存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饭后,他没有立刻回宿舍,而是独自一人走到校门口的花圃坐下。初春的傍晚,微风拂面,带着花草的清香。他需要一点独处的时间,理一理纷乱的思绪,也等着汪胖子的消息。
差不多七点出头,一个熟悉的身影雀跃地跑进花圃,是刘小惠。她脸上带着完成任务的轻松和喜悦,跑到詹晓阳身边坐下:“晓阳,事情都办妥啦!电视给大姐装好了,她们可高兴了!钱也按你说的分好了,剩下的我也放小屋里了。”
“辛苦你了,惠儿。”詹晓阳看着她红扑扑的脸蛋,心里一暖,轻轻握了握她的手,在学校里,他们只能保持这种克制的亲密。
两人并肩坐了一会儿,低声交流着各自下午的情况。
又过了约莫半小时,汪胖子终于出现了。他一路小跑过来,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灿烂笑容,一屁股坐在詹晓阳旁边的石凳上,兴奋地压低声音说:“阳哥!顺利!太顺利了!”
“哦?怎么样?”詹晓阳笑着问。
“老同学们都给力!当场就预定出去十几双!有的一人就要两双!而且他们说好了,明天回各自学校(都是高中生),还帮我在班上宣传宣传,明天下午放学后,他们会带同学来卫校找我报单!”汪胖子激动地比划着。
詹晓阳赞许地拍拍他的肩膀:“干得漂亮,胖子!这就叫主动出击!效果立竿见影吧!”
“是啊阳哥!以前光在宿舍等,太被动了!”汪胖子感慨道。
詹晓阳趁热打铁,指点道:“这次是个很好的开始。接下来,你的重点可以放在潮江师范学院那边,好几千人呢,那是块大蛋糕,学生多,消费能力相对强。你得物色好里面的人脉,比如学生会干部、社团负责人、或者像你这次找的、有影响力的老同学,把他们发展成‘种子’,给他们优惠价,让他们去推广,效果会更好。”
汪胖子听得连连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干劲和对未来的憧憬:“我明白了,阳哥!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天色在不知不觉中完全暗了下来,教学楼灯火通明,晚自习的时间快到了。
三人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和其他陆续走向教室的同学一起,迈着或轻快或沉稳的步伐,融入了通往教学楼的人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