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快步跑上二楼,搬下来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大纸箱,里面是他和刘小惠前几天抽空给家里老人买的厚棉衣、保暖内衣等御寒衣物。“舅,这箱是给家里买的衣服。我听说再过一周左右可能有强寒潮,您回去跟家里说,一定注意保暖。还有,家里电话要是装好了,让我爸妈给我打个电话,号码就是我楼下小卖部这个。”他把写着号码的纸条递给堂舅。
接着,他又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舅,这是这三百套餐具的钱,您点点,回头麻烦您转交给我大舅。”最后,他又不由分说地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两张百元大钞,迅速塞进堂舅的外套口袋:“舅,这二百块您拿着路上买烟抽,千万别推辞,这一趟趟的,太辛苦您了!”
堂舅看着詹晓阳这一连串周到又大方安排,心里又是感慨又是欣慰,眼眶都有些发热,他用力拍了拍詹晓阳的肩膀:“好孩子!真是好孩子!比你舅强!行,钱和东西我都一定带到!你们在城里也照顾好自己!”
送走了堂舅,货车刚离开,詹晓阳就看到刘小惠引着黄爸爸走了过来。今天要送茶叶商会那48只鹅,量太大,黄爸爸特意骑来了家里那辆带篷的三轮摩托车。
“黄叔,早!”
“晓阳,东西都准备好了,现在搬?”黄爸爸看到小屋门口堆放的餐具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没多问。
三人一起动手,将48只沉甸甸的真空包装狮头鹅礼盒小心翼翼地搬上三轮摩托车后车厢。这些鹅加起来近千斤重,饶是三个男人,也搬得气喘吁吁。装好车后,詹晓阳把昨晚结算的货款信封递给黄爸爸:“黄叔,这是昨天的货款,您收好。这边装好了,您赶紧给其他点送去吧,别耽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爸爸接过信封,揣进怀里,郑重地点点头:“放心,误不了事!我走了!”说完,他发动摩托车,载着沉甸甸的希望,消失在渐亮的晨光中。
忙完这一通,天色已经泛白。詹晓阳和刘小惠都感到又冷又饿。两人走到市场口那家熟悉的早点摊,要了刚出锅、炸得金黄酥脆的油炸粿(油条)和滚烫的豆浆。坐在简陋的摊位上,喝着热乎乎的豆浆,吃着香脆的油条,看着街上渐渐多起来的行人和车辆,一种忙碌过后的充实感和淡淡的疲惫交织在一起。
吃完简单的早餐,身体暖和了许多。他们回到小屋,脱掉外套,简单都洗把脸,几乎是迫不及待地重新钻回尚存余温的被窝。
寒冷的清晨与温暖的被窝形成鲜明对比,巨大的舒适感瞬间将疲惫放大。两人相拥着,什么也没说,很快便再次沉入香甜的梦乡,补上这短暂却珍贵的睡眠。
再次醒来,已近中午。是被窗外的阳光和隐约的嘈杂声唤醒的。两人赖了会儿床,才起身洗漱。詹晓阳想起下午要给茶叶商会送货的事,便下楼用公用电话给姑父打了过去,请他帮忙开货车过来运货。姑父爽快地答应了。
随便吃了点快餐填饱肚子,姑父的货车就到了小屋楼下。大家齐上手,将48只鹅和配套的48套餐具搬上货车。詹晓阳和刘小惠也坐进驾驶室,按照纸条上的地址,向茶叶商会驶去。
到达目的地时,陈老板和几位商会的老乡已经等在楼下。看到满满一车的货,大家都很高兴,纷纷上前帮忙卸货。交接过程很顺利,陈老板对詹晓阳的守时和货物的包装质量赞不绝口。拿到沉甸甸的货款,詹晓阳心里也踏实了。
送完货,姑父问:“晓阳,接下来去哪?”
詹晓阳想了想:“姑父,麻烦您再送我们去一趟陈桥市场吧,我们得去小姨店里结下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