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从最初的五开头,悄然变成了八开头,而且用不了几天就要从五位数变为六位数了。
她那种最初的不安和惶恐,早已被一次次成功的喜悦和并肩奋斗的踏实所取代。她平静地办理着存款手续,举止间多了几分从容。
存完钱,已是中午。面对“吃什么”这个永恒的问题,两人第一次感到有些为难。天冷,不想走远,连吃了几天外面的饭菜也有些腻了。
“要不,买点零食和水果拼盘回小屋吃吧?反正晚上姑父那边有大餐。”詹晓阳提议道。
刘小惠闻言,抿嘴一笑,点了点头。这让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老家的习俗——但凡哪家有红白喜事摆酒,客人通常会在自家少吃点,留着肚子去享受宴席。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让两人相视而笑。
刚回到小屋不久,旁边小卖部的老板娘过来喊刘小惠,说她老家来电话了。刘小惠急匆匆跑下楼,接起电话,是母亲打来的。原来是家里装程控电话的手续办妥了,已经接通!这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意味着以后联系方便多了。
刘小惠高兴地告诉母亲,算算日子,从潮城寄回去的御寒衣物再过两天就能收到,其他的让家里放心。挂了电话,刘小惠喜上眉梢地回到小屋,詹晓阳一看她的表情,就猜到了八九分。
两人在小屋里看着电视,吃着简单的零食水果,度过了午间时光。直到下午两点,才兵分两路,前往各摊点进行日常结算。詹晓阳特意嘱咐,如果摊主问起天气,就说“听说可能会变天,大家多留意”,既传递了信息,又不至于引起过度恐慌。但收钱结账的本职工作,绝不能落下。
小主,
下午三点,两人在小屋重逢,结算工作顺利完成。他们换上前阵子买的冬装,整个人显得精神焕发,然后一起出发,前往桥东的养殖场。
到达养殖场时,汪胖子和林珊珊已经到了。看到詹晓阳和刘小惠携手走进来,林珊珊的目光在两人紧握的手上停留了一瞬,随即不易察觉地侧过脸,看向别处。大家没有过多寒暄,立刻提着准备好的物料,来到斜对面预定好的“渔船大排档”。
餐馆已经被包下,布置成了临时的会场。男生们负责将一箱箱鸡蛋礼盒、一套套白瓷餐具以及几只作为样品的狮头鹅礼盒,堆砌成气势十足的展示堆头。
女生们则负责签到台、席位卡、宣传单页等细小物品的摆放。大家分工合作,井然有序,很快便将会场布置得既喜庆又专业。
下午四点刚过,第一批受邀客户便陆续抵达。林珊珊穿着得体,笑容甜美地在门口迎宾;刘小惠则在签到台负责登记,发放资料和作为伴手礼的鸡蛋小礼盒。到五点整,邀请的新老客户三十多人基本到齐,餐馆里座无虚席,人声鼎沸。
团拜会按照预设流程顺利进行。汪胖子用本地话主持,幽默风趣,很好地活跃了气氛。
姑父作为主讲人,详细介绍了东凤养殖场鸡蛋的品质,并公布了精心设计的团购优惠政策,现场反应热烈。
然而,真正将气氛推向高潮的,并非是复杂的优惠计算,而是姑父在介绍过程中,看似不经意插入的一句话。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凝重,说道:“另外,跟各位老板透个风,我们也是刚听气象部门和一些老辈人说起,估计再过十天左右,可能会有一股很强的寒潮过来,说不定是咱们这儿好多年都没遇过的冷冬。到时候下雨下雪,道路难行,外地的鸡蛋肯定进不来,价钱飞涨外还暂时短缺,这个时候谁手里头有多的鸡蛋指定好卖……大家心里都有数。所以啊,趁着今天现场有买有送,价格稳,咱们提前备点货,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句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浪!在座的都是精明的小生意人,对市场供需和价格波动极其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