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最后的备考

詹晓阳跟小姨对好数结完款,又交代了一些营销细节,又匆匆的爬上人力三轮车。

最后回到最熟悉的南春桥老摊,陈姨和陈舅舅早已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陈姨弄的账目清晰,几乎无需他多费心。黄爸爸比詹晓阳早到了二十分钟。

詹晓阳将今天34只的鹅肉款结给黄爸爸,又给在场的三个人发了当日的“利是”包,今天比平时多了一百块,以感谢他们的辛劳。

詹晓阳揣着沉甸甸背包回到了卫校。他特意跑到小卖部买了一瓶红牛饮料,初一入口感觉很难喝,有股怪味,不过他听说红牛很能提神,詹晓阳一口气闷完它。

晚上回到教室夜读,他主攻英语。单词、语法、阅读理解……相较于药理,英语算是他的强项,语感还在。但白天的奔波和心绪不宁,让效率大打折扣。他感觉自己像一头陷入泥泞的困兽,挣扎着,却前进缓慢。熄灯铃响,他拖着灌了铅的双腿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政治原理和药理名词还在脑子里打架。第一天,在疲惫与焦虑中落幕。

第二天,詹晓阳调整了策略。晨读时间,他完全交给了药理学。既然逃避不了,就正面硬刚。他不再试图一次性记住所有细节,而是先搭建框架:按系统分类(心血管系统药、呼吸系统药、神经系统药等),再理解每一类药物的代表药、核心作用、主要用途和典型不良反应。他大声地朗读,反复地抄写关键词,甚至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某个药物的作用机制,比如把“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想象成“给过度兴奋的心脏踩刹车”。

上午自习课,他继续与药理死磕,进行默写。奇怪的是,当他不再恐惧,而是带着拆解和分析的心态去面对时,那些拗口的名词似乎也变得亲切了一些。午休时,他找到刘小惠,将政治的一些核心概念和论述思路讲给她听。在讲述的过程中,他自己的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

下午的默写,效率明显高于昨天。放学后,他再次踏上收款之路。流程依旧:新桥市场结账、鼓励建国叔;陈桥店结款、观察改进;南春桥老摊,一切如常,发放提成和利是;最后是给黄爸爸交鹅肉款。

小主,

但与昨天不同的是,在往返奔波的路上,坐在颠簸的三轮车里,他不再胡思乱想,而是闭上眼睛,在脑海里“过电影”般回顾早上复习的药理知识点。碎片化的时间,被有效地利用起来。

晚上的夜读,他主攻政治大题和英语作文模板。有了白天的讲解和梳理,政治论述题的框架在他脑中已然成型。英语作文,他则侧重于积累高级词汇和句型,尝试套用不同的主题。当天的备考,在一种渐入佳境的节奏中结束。虽然身体依旧疲惫,但心里的底气足了一些。

最后一天了。晨光熹微中,詹晓阳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古庙的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