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我的命令。”林枫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第一,李大有案,公开审理,依法判决,明正典刑。其家产抄没,但酌情为其老母留下养老之资。第二,将此案缘由、审理过程、判决依据,在《西山新报》上全文刊发,昭告全体军民。第三,即日起,成立 ‘西山廉政公署’,由沈墨兼任署长,赋予独立调查权,专司监察各级官吏,无论职位高低,出身如何,有贪必查,有腐必究!”
命令下达,如同一声惊雷,在整个西山体系内炸响。
行刑那天,天空飘着细雪。法场周围围满了人,有百姓,有士兵,也有各级官吏。李大有被押赴刑场时,面如死灰,他看到了人群前排那些熟悉的老兄弟,王铁柱虎目含泪,别过头去。
林枫没有去法场。他独自站在伯府的高台上,望着法场的方向,风雪吹打在他的脸上,冰冷刺骨。
一声追魂炮响过后,一切都结束了。
当晚,王铁柱红着眼睛来找林枫,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一揖,然后默默离去。他明白林枫的苦心,也感受到了那沉甸甸的、名为“规矩”的重量。
《西山新报》详细报道了此案,在西山内部引发了巨大的震动。有人觉得伯爷太过严苛,不近人情;但更多的人,尤其是底层的士兵和民众,却从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一个与旧时代截然不同的、讲求“法度”和“公平”的新秩序正在确立。
廉政公署的牌子很快挂了起来,虽然许多人对其敬而远之,但一股清廉自律的风气,却悄然在官吏中蔓延开来。谁都知道,伯爷的刀,真的会砍下来,无论你过去有多大功劳。
林枫用李大有的人头,和自己内心的煎熬,为西山铸就了一块最坚硬的基石——法治。
这场忠诚的试炼,以最残酷的方式,让所有人明白,在这条开创时代的道路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旧的、基于个人恩义和乡党关系的纽带,正在被新的、基于制度和法律的契约所取代。这是一个势力走向成熟所必须经历的阵痛,也是它能否长久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