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心眸中闪过一丝迷茫:“晚辈曾闻此典故,只当是禅师点化弟子抛却杂念。可今日尝此粗茶,倒觉得……这‘吃茶去’三字,另有深意。”
“譬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譬如人饮茶,甘苦自明。”慧觉放下茶碗,指了指石案旁的古茶树,“这树在此立了万载,吸尽遗迹灵韵,所产茶叶是三界至宝。可它刚发芽时,不也和凡间茶苗一般,要经风雨,要受日晒?所谓灵茶,不过是多了些岁月沉淀;所谓粗茶,不过是少了些机缘加持。可茶终究是茶,本质从无高低之分。”
他拿起那片被茶心指尖穿透过的落叶,落叶上竟还留着一道淡淡的灵光印记:“你看这落叶,春生夏长,秋落冬藏,从抽芽到凋零,从无抱怨。它不会因自己是古茶树的叶就自傲,也不会因终将腐烂就自弃。这便是‘本心’——不因境遇改其性,不因得失乱其心。”
茶心端着茶碗的手微微一稳,透明的手腕上,灵光竟凝实了几分。她想起冲泡无味之茶时的情景,那时清虚子的攻击如泰山压顶,仙界援兵的呵斥声震耳欲聋,可她握着九盏茶具的手,却稳得像扎根在大地里。那时她没想过成败,没想过生死,只想着“泡好这碗茶”,那便是她的本心。
“可晚辈终究要消散了。”茶心轻声道,“泡成无味之茶,护了三界安宁,却守不住自己的性命。这般‘得’与‘失’,难道也是本心所愿?”
“老衲给你讲个故事。”慧觉捻动念珠,声音平缓如溪,“前朝有位画师,画技通神,一生只画山水。晚年时他双目失明,却执意要画一幅《万里江山图》。弟子不解,问他‘眼不能见,何以作画?’画师笑道‘我画的不是眼中江山,是心中江山’。他凭着记忆挥毫,三年乃成,画成之日,便溘然长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慧觉指了指茶心的胸口:“那画师身死,可《万里江山图》流传千古,让后人见其风骨;你身散,可无味之茶的真意、茶烟化龙的壮举,已刻进三界生灵的神魂里。昔日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今日你证茶道,天地同寂,灵光雨落。你道是‘失’,实则是‘得’;你道是‘消散’,实则是‘永生’。”
他起身走到古茶树下,摘下一片新芽,递到茶心面前:“你看这新芽,是去年的落叶腐烂后滋养而生。落叶的‘消散’,换来了新芽的‘新生’。这便是天道循环,因果相续。你护了茶魄,清了妖邪,守了本心,你的‘消散’,不是终结,是另一种开始。正如这茶,泡时茶叶舒展,饮后茶渣弃之,可茶香却留在了碗里,留在了饮者心中。”
茶心看着那片新芽,指尖轻轻触碰,新芽上的露珠滚落,沾在她的指尖,竟泛起一圈淡淡的灵光。她忽然想起一句古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原来她纠结的“消散”,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消亡,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那‘无味’二字,又当如何解?”茶心追问,这是她最后的疑惑。无味之茶无香无韵,却能化龙照世,这“无味”的真谛,她始终未能完全参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