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数据如刀劈开迷雾 愿景似火点燃激情

针对土地问题,他展示了自然资源局连夜赶制的土地利用规划图:“我们不需要新增建设用地,首期3平方公里,完全可以通过盘活开发区这近40%的闲置低效用地,与旧商贸城片区改造提升相结合来实现!这本身就是对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针对产业支撑问题,他提出了“与传统轻工业升级联动”的思路:“我们不是无源之水。东河及周边县市的毛巾、厨具、劳保用品等产业有一定基础,但缺乏品牌和渠道。商贸新城可以成为它们展示、交易、研发升级的平台,打通从生产到消费的最后一公里,反过来刺激本地产业提质增效!”

他一层层剖析,将王猛、钱卫东等人预设的“火力点”逐一破解,思路之清晰,准备之充分,让人侧目。

最后,他切换到那张精心绘制的“东河商贸新城概念性规划示意图”,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描绘项目成功后的愿景:“各位常委,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这片土地崛起一座现代化的商贸新城,它将带来什么?是每年数以亿计的直接税收!是数万个稳定的就业岗位!是带动餐饮、住宿、金融等服务业全面发展!是东河区城市形象的根本性提升!是成为辐射周边三省交界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这,才是东河区应该有的样子!这,才是我们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

他环视全场,目光灼灼,语气铿锵:“因此,我认为,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东河区摆脱路径依赖、实现转型升级的战略抉择!是我们这届班子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困难,害怕风险,就选择无所作为,将发展的机遇拱手让人!”

陈临海的汇报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全程脱稿,数据翔实,逻辑严密,激情与理性并存,既有战略高度,又有战术深度,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许多人。就连之前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做了极其扎实的功课。

陈临海话音落下,会议室出现了短暂的寂静。这份寂静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我来说两句!”副书记王猛迫不及待地开口,打破了沉默。他脸色阴沉,陈临海的精彩陈词显然让他感受到了压力,他必须进行反击。“临海同志描绘的蓝图,确实很美好,听起来也很鼓舞人心。”他语带嘲讽,“但是,我们不能被理想主义冲昏头脑!现实是残酷的!”

他猛地一拍桌子:“你说的PPP模式,听起来好听!社会资本是逐利的!没有看得见的利润,谁会来陪你玩?到时候平台搭起来了,资本不来,怎么办?烂尾吗?这个责任谁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