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青萍之末 暗流潜涌

“省长,我刚看完。报道写得很扎实,案例具体,尤其是其中体现出的经济工作思路,很有参考价值。”王文龙谨慎地回答,措辞中性而客观。

“嗯。”宋敬坤微微颔首,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了敲,这是他在深入思考时的一个习惯性动作,“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能沉下心来研究问题、找到关键、并且还能把事情办成的干部,是宝贝啊。”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王文龙,语气依旧平淡,但分量已然不同,“文龙,你留意一下这个同志的相关情况,资料适当收集一下。记住,要全面、客观,既要看优点,也要了解是否存在什么争议或者不足之处。我们用人,尤其要慎重。”

“明白,省长。请您放心,我会妥善处理。”王文龙心领神会。宋敬坤的话虽然简短,但意图非常清晰:“留意一下”意味着启动非正式的背景调查和能力评估;“全面、客观”则是要求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只看优点,更要排查任何潜在的风险点。这是为高级领导物色身边人或重要岗位人选时必经的、也是最考验经办人水平和忠诚度的环节。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王文龙关上门,脸上的表情变得愈发凝重。他首先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干部档案室,以工作需要为由,按照规定程序,申请调阅新河市山岚区干部陈临海的完整档案。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旨在了解其基本的履历、学历、家庭关系、历年考核情况等“硬信息”。

但档案是死的,是经过组织加工的平面图像。王文龙需要的是立体的、鲜活的、带有“场域温度”的评价。他沉吟片刻,拿起那部专用的保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对方是他在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位老同学,两人相交多年,志趣相投,且都以严谨、口风紧着称。

“老同学,忙着呢?”王文龙的声音放松了一些,带着老友间的随意。

“哟,王秘书长召见,再忙也得有空啊。”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什么事,直说吧。”

“没什么大事,”王文龙斟酌着词句,“就是今天看省报,有篇关于新河市山岚区一个叫陈临海的年轻干部的报道,感觉有点意思。你消息灵通,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关于这个同志的一些更具体的情况?比如能力口碑怎么样,性格特点如何,群众基础扎实不扎实?还有就是……前段时间好像他们区里围绕他有过一些风波,不知具体情况如何,对他现在的工作有没有产生影响?”

他的问题看似漫无边际,实则环环相扣:能力、人品、人缘、抗压能力,尤其是那场风波的真相和后续影响,是评估其政治韧性和背景复杂度的关键。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显然是在快速回忆和权衡。“陈临海……山岚区……”对方重复了一遍,“报道我也看了,印象挺深。至于其他情况……这样,文龙,我这边听到的也是一些零碎信息,未必准确。你给我点时间,我通过几个可靠的渠道,侧面再帮你详细了解一下,重点是听听各方面的真实反映。有确切消息了我马上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