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慧眼识珠 书记暗递登云梯

“是的,书记。是我根据李主任提供的资料,做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陈临海谨慎地回答,心里快速揣测着书记的意图。是觉得他越俎代庖?还是方案有什么问题?

周安国点了点头,手指在方案上点了点:“思路很清晰,切入点抓得也不错。比之前那家广告公司花里胡哨的东西实在得多。‘健康天然’、‘乡土情怀’,这两个点,打得很准。”

这是……表扬?陈临海有些意外,连忙道:“书记过奖了,我只是结合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做了点分析。”

“分析得很到位。”周安国放下方案,身体微微后靠,目光依旧锁定着他,“昨天老街赵大娘和刘老四那场纠纷,也是你处理的?”

“我当时刚好在场,和王姐一起了解了情况。主要是两位群众本身还是通情达理的,我只是帮忙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陈临海回答得更加小心,尽量将功劳淡化,突出群众和同事。

周安国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仿佛看穿了他这点小心思:“嗯,办法虽简单,但管用。基层工作,有时候就需要这种能一眼看到问题本质,又能拿出务实办法的劲头。和稀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他话锋一转,忽然问道:“听说你是今年刚考录的公务员?综合成绩第一?怎么分到我们新枣镇这穷窝窝来了?”

这个问题像一把精准的匕首,骤然刺向了陈临海一直试图掩盖的伤疤。他的心脏猛地一缩,血液似乎瞬间涌上了脸颊,又迅速褪去。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该怎么回答?诉说不公?揭露张志鹏的作为?那会显得他怨天尤人,缺乏组织纪律性。隐瞒事实?在目光如炬的党委书记面前,又能隐瞒多少?

短短一两秒间,他脑中闪过无数念头。最终,他选择了最艰难也最稳妥的一种——直面,但淡化。

他抬起头,迎向周安国的目光,语气尽可能平静地说道:“报告书记,组织的安排自有道理。基层是最能锻炼人、最能了解实际情况的地方。能来新枣镇工作,我很珍惜这个机会。”

周安国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看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了几分:“年轻人,沉得住气,是好事。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不要被一时的处境困住手脚,也不要被一些……无关紧要的声音,干扰了心神。”

陈临海心中剧震!周书记这话,分明是意有所指!他不仅知道自己的成绩,很可能也听到了那些风言风语,甚至……可能知晓部分内情!

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被理解的暖意,有被看穿的窘迫,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期待。

“谢谢书记教诲,我记住了。”陈临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周安国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从桌上另一摞文件里抽出一份红头文件,递了过来:“看看这个。”

陈临海双手接过文件,只见标题是——《关于申报本年度乡镇特色产业小微扶持基金项目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