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儿采纳了吴天浩的建议,调整了配比:硫磺40%、硝石40%、锯末15%、木屑灰5%。第二次试验时,烟雾弹炸开后,果然冒出了比之前浓密不少的烟雾,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烟雾燃烧时间太短,不到一分钟就消散了,而且燃烧时还伴随着火星,容易引燃周围的干草,在战场上使用很不安全。
“得想办法延长燃烧时间,还得消除火星。”陈婉儿坐在实验室里,对着一堆原料发呆。她想起在大学时做过的化学实验,有些物质燃烧时会产生稳定的烟雾,或许可以加入一些惰性物质来减缓燃烧速度。她试着在配方中加入了少量的黏土,黏土质地细密,能包裹住发烟剂,让其缓慢燃烧。同时,为了防止火星飞溅,她又将锯末筛得更细,混合时充分搅拌均匀。
第三次试验,烟雾弹炸开后,一团浓密的灰白色烟雾缓缓升起,像一堵厚厚的墙挡在空地上。这次的烟雾不仅比之前浓密了许多,燃烧时间也延长到了三分钟,而且没有出现火星飞溅的情况。众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李铮更是兴奋地拍了拍手:“有效果了!婉儿,再加把劲,争取让烟雾燃烧时间更长,烟雾更浓密!”
然而,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第四次试验时,由于硝石的比例过高,烟雾弹炸开后竟然发生了小规模的爆炸,虽然威力不大,但也吓了众人一跳。陈婉儿心有余悸,连忙降低了硝石的比例,同时调整了引信的长度,确保发烟剂能充分燃烧而不发生爆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几天,陈婉儿和助手们反复试验,不断调整原料配比和制作工艺。她们试过用不同粗细的锯末,试过加入不同比例的黏土和木屑灰,甚至还尝试过在发烟剂中混入少量煤粉,希望能让烟雾颜色更深,遮挡效果更好。实验室里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陈婉儿的手上、衣服上都沾满了灰尘和化学药剂,但她丝毫不在意,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全身心投入到研发中。
李铮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时常让人给她们送去热水和干粮,叮嘱她们注意休息。但陈婉儿总是摆摆手:“前线的战士们还在流血牺牲,多耽误一天,可能就会多伤亡几名战友,我歇不下来。”
这天傍晚,陈婉儿又进行了一次新的试验。她将最新配比的发烟剂装进手榴弹外壳,这次的配方是:硫磺35%、硝石35%、锯末20%、木屑灰5%、黏土5%。引信点燃后,烟雾弹被扔到空地上,“嘭”的一声闷响,一团巨大的灰白色烟雾瞬间喷涌而出,迅速扩散开来,不到半分钟就笼罩了十几平方米的区域,烟雾浓密得伸手不见五指,而且燃烧稳定,没有火星,持续时间长达五分钟。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两名助手激动地跳了起来,陈婉儿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李铮和吴天浩连忙走进烟雾中查看,等烟雾渐渐散去,只见地面上留下了一层薄薄的灰白色粉末,手榴弹外壳已经炸开,没有发生爆炸伤人的情况。
“太好了!这烟雾弹完全达到了战场使用的要求!”李铮紧紧握住陈婉儿的手,语气激动,“婉儿,你立了大功!有了这东西,咱们的战士冲锋时就有了掩护,伤亡肯定能大幅减少!”
吴天浩也赞许地说道:“这配方很合理,发烟量大、燃烧稳定、安全可靠,完全是咱们的‘土办法’造出的好东西。接下来就是批量生产的问题了,手榴弹外壳咱们车间能造,原料也都是易得的,生产起来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