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最后的军礼

他顿了顿,积攒着力气,目光扫过一旁肃立的林卫东、林向洋、林雪等下一代,那悲怆的眼神中骤然迸发出一种无比坚定、无比自豪的光芒,他几乎是喊着说出了最后一句:

“你们……你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哪!!”

“后继有人!”这四个字,他咬得极重,如同洪钟大吕,撞击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这既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也是对生者最深的期许,更是对历史郑重的交代!

话音落下,他依旧保持着敬礼的姿势,良久,良久,仿佛要将所有的敬意、所有的不舍、所有的告别,都凝聚在这最后的军礼之中。

这个军礼,代表的不仅仅是他郑怀远个人对老战友的哀思。它代表了那个战火纷飞年代里结下的生死情谊,代表了共和国建设洪流中同志间的相互砥砺,更代表了组织、历史,对所有像林瀚章这样,将一生默默奉献给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平凡”建设者们,最崇高、最庄严的认可!

林卫东看着这一幕,泪水终于汹涌而出,他挺直胸膛,对着郑怀远,也对着父亲的灵柩,缓缓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敬了一个同样标准的军礼!这是儿子的哀思,是战友的送别,更是新一代建设者对老一辈旗帜的承接!

林向洋、林雪、徐航,以及在场所有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周文瑾老人望着丈夫的遗体和那位敬礼的老战友,用力点了点头,泪水模糊了视线,嘴角却带着一丝与丈夫一样的、无悔的安然。

郑怀远最终缓缓放下了手臂,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气。他在晚辈的搀扶下,对着灵柩,再次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才步履蹒跚地走向家属,紧紧握住了周文瑾的手,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

这“最后的军礼”,为林瀚章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画上了一个极具分量、无比荣光的句号。它定格在所有人的记忆中,成为了一座精神的丰碑。而对他的追思与缅怀,将不仅仅停留在泪水与花圈上,更将融入生者的前行与时代的洪流之中,化为沉甸甸的“时代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