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老周的杂货店,就是因为没执照,被封了半个月,货都积坏了!”
林凡把文件夹锁进抽屉,铜锁“咔嗒”响了声,指节轻轻敲了敲桌面,眼神沉了沉:
“猛子,这就是正规店和野摊的不一样——以前摆摊是躲着城管走,看见穿制服的就跑;
现在开店得迎着规矩来,手续、安全、卫生,半点马虎都不能有,不然一准让人抓把柄。”
刚才刘科长冷着脸的模样,像块石头压在他心里,也让他彻底醒了:
想把店稳住,“规范化”这三个字,不是嘴上说说,得刻在脑子里,渗进骨子里。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林凡就揣着身份证和执照副本出了门。
他先绕到街尾的消防器材店,店主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留着寸头,手上满是老茧。
“要两个灭火器,红底白字的,家用的就行。”
林凡说。大叔从货架上搬下两个铁壳子,掂量了下:
“小伙子开店用吧?这两个是新到的,压力够,十八块一个,给你算三十五。”
还送了他一小卷消防胶带,
“挂的时候用这个固定,别晃,不然容易掉。”
林凡没急着走,还让大叔演示了怎么用,大叔拔下保险销,压了下手柄,白色的粉末喷出来一点,
“记住了,先拔销子再压手柄,别慌。”林凡点点头,把步骤在心里默念了两遍。
到工商所时,刚开门没多久。
办事员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姑娘,看林凡递过来的材料,翻了两页就笑了:
“你这材料整理得比上次来的那个个体户清楚多了,合同、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都按顺序排好了。”
她扫了眼电脑,三分钟就录了信息,笔尖在纸上划了道勾:
“三天后来拿新执照,还是红本,多了个二维码,扫一下就能看经营范围,方便。”
林凡还多问了句:“要是有人查,除了执照,还需要挂什么吗?”
姑娘说:
“可以拿张‘合法经营公示牌’,贴在店里显眼的地方,省得麻烦。”
林凡赶紧要了一张,折叠好放进包里。
回到店里,他先把灭火器挂在门口两侧——按消防大叔说的,用胶带在顶部粘了两圈,又退后看了看,觉得有点歪,又调整了半天,直到两个灭火器对齐了,才满意。
接着把“合法经营公示牌”贴在收银台旁边,用尺子比了下,确保是正的。
王猛看着他忙前忙后,挠着头说:
“凡子,你这也太仔细了。”林凡擦了擦手上的灰:“仔细点好,省得下次再出岔子。”
手续齐了,店也收拾妥了。
林凡选了个周六开业——他问过杂货铺老板,这天街坊邻居都休息,人多。
他没请人,没吆喝,就从杂货铺买了挂最小的鞭炮,老板说:“这个响但不吵,街坊邻居不反感,五块钱。”
林凡买的时候还特意问了能不能在门口放,老板说:
“这条街允许小鞭炮,别放太大的就行。”
笑笑站在旁边,小手攥着他的衣角,指甲盖轻轻抠着布料,那是林凡穿了两年的外套,肘部有块补丁。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盛了星星,看着林凡手里的鞭炮:
“爸爸,要放鞭炮啦?是不是放了炮,咱们的店店就开门啦?”
林凡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
嗯,放了炮,咱们的店就正式开门了。”他划了根火柴,火苗“噌”地跳起来,点着引线。
“噼里啪啦”
的声响裹着纸灰飘在风里,笑笑怕响,捂了耳朵,林凡把她往怀里抱了抱,用手挡住她的耳朵。没半分钟,鞭炮就放完了,烟味散得快,只留下栏杆上一圈红纸屑,像撒了把碎红玛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