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暗潮

深蓝锈蚀 怎么都一样 1245 字 4个月前

天台水箱后藏着最佳观测点。

海枫用口香糖粘住目镜固定住角度,镜头狠狠地穿透三层防弹玻璃:地下车库的货运电梯每十四分钟升降一次,推车上的冷链箱印着“疫苗专用”。

他调整光谱分析模式,那些箱体的夹层显露出蜂窝状结构——至少六十支深蓝药剂被伪装成注射器。

暮色降临时,医院霓虹灯牌亮起病态的粉紫色。

海枫将电磁干扰器捏成耳钉大小,塞进左侧耳骨后,再摘下战术腰带重新调整重量分布,把钩锁换成消音型号的碳纤维索。

“该查房了,医生们。”他对着玻璃幕墙的倒影扯动嘴角。

······

顶楼天台的风裹着消毒水味灌入衣领,海枫贴着外墙的电子藤蔓下滑,每下落几米靴尖便轻点每层窗沿。

简易改装战术目镜的热成像模式里,二十六层的VIP病房区泛着均匀的橙红——老式电热毯的温度,富豪们正为虚假的关节炎接受“磁场理疗”。

玻璃内侧的防护网脉冲像群电子卫兵一般规律得令人困倦。

他在十九层急诊科外悬停三秒。推车上蒙着白布的尸体手腕发蓝,护士用激光笔在皮肤上标注“疫苗过敏”,皮下组织的金属光泽在目镜里一闪而过。

海枫记下尸柜编号,钩锁继续向下荡去。

楼层越低,混凝土的呼吸声越沉重。

十五层的儿科病房外墙突然换了材质——目镜的X射线模式撞上铅合金夹层,反弹的波纹震得他视网膜发麻。

于是他改用声呐贴片吸附墙面,反馈的震动频率显示:从十二层开始,每下降五米,钢筋密度增加23%,混凝土掺了碳化钨颗粒。

地下车库的监控比住院部松懈得多。海枫蜷在排风管拐角,看着运输车卸下成箱的“医用葡萄糖”。

他盯着搬运工后颈嵌着芯片泛着的蓝光,发现这人只要弯腰,脊椎都会不自然地抽搐——典型的深蓝药剂过量反应。

“B2层货梯需要消毒。”对讲机突然炸响。海枫在工人转身的瞬间滚进货箱缝隙,冷链箱的低温白雾立刻爬上他的睫毛。

“叮铛”。